《家长请别慌》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只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父母来到这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哪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
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要想改变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示范者、倾听者和教练员。
家长要做孩子思想的引领者。《傅雷家书》中记载了傅雷对儿子的期许:“先做人,再做艺术家…… 最后才做钢琴家”,他希望傅聪成为一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父亲的引导下,傅聪长成了父亲所期待的样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家规,营造良好家风,在思想上引领孩子。
家长要成为孩子行为的示范者。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你就要按照预期的样子先做起来。你希望孩子爱上阅读,你就要捧着书先读起来;你希望孩子会管理时间,你就要带着家人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自己先行动起来;你希望孩子遵守社会公德,你就要先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人 ……孩子的行为都是学来的,身教胜于言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家长要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历或喜或悲、或惊或怒等不同情感,他需要分享、倾诉与引导。家长要放下权威,俯下身子,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真正走近孩子,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和习惯的练习场,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教练员。孩子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需要一个养成的场域。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教练员,和孩子一起找方法、勤练习,温和而坚定地指导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养育孩子虽然没有一些家长想要的“说明书”,但还是有一些共性可循的。本书中呈现了我在学校教育中看到的一些现象和学生常见的问题;由这些现象和问题再回到学生的家庭中去寻找原因,探讨家长可以做哪些改变,应注重培养孩子哪些能力和习惯,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一些启示,帮助你缓解育儿路上的焦虑,让你不再慌乱与无助。
前言
会提问的孩子更会学习
会表达的孩子机会更多
爱上阅读,一切就容易了
会管理时间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让复习成为一种习惯
孩子拖拉磨蹭, 怎么办
如何面对粗心马虎的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丢三落四不是小事
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发脾气,可以这样做
提前预防
拓宽视野
达成共识
培养责任意识
角色扮演
制订情绪管理计划
道歉没那么难
求助是一种能力
懂得拒绝
欣赏他人是一种尊重
礼貌地邀请同伴做游戏
孩子喜欢炫耀,怎么办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孩子总是被欺负,怎么办
这样的孩子往往朋友多
你也可以培养出见多识广的孩子
阳光自信的孩子如何养成
如何让孩子摆脱“玻璃心”
如何让孩子不再顶嘴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可以这样处理
心平气和地辅导孩子的功课
孩子收到了“小纸条”,怎么办
多孩家庭的教育,要注意什么
孩子爱眨眼睛、耸肩,怎么办
与老师有效沟通
合作解决孩子间的矛盾
正确使用班级微信群
“我的孩子被老师贴上了‘标签’”
嘲笑与被嘲笑
孩子被“孤立”了,怎么办
怎样奖惩更有效
落选之后
让孩子爱上学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