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说通州往事

(2015-12-31 10:12:08)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图片

       第一次来通州是五十多年前的事。那年我姥姥带我来通州看亲戚,那时运河上还没有桥,过河还要坐摆渡。看这京畿重镇,北京的东大门,人来人往热闹场面,我爱上了通州。
      后来跟随父亲,我家搬到通州,便跟通州结下不解之缘了。
     刚来通州住在靳家大院。想那靳家曾经应是运河畔上很有钱财的大户,高房青瓦,几进几出的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前廊后厦,冬暖夏凉。左边是东海子,运河;右边是西海子燃灯塔,前边是闸桥鼓楼,后边是贡院通惠河,风水那个好!
     几十年弹指一挥,通州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三教庙、燃灯塔、八里桥、大光楼、清真寺、皇木厂、山东会馆、山西会馆、漕运码头、潞河书院、张家湾古镇、运河广场见证了这京畿古镇的辉煌每一天。
      想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通州,见街道宽敞,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华,随口说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乾隆无意中出了个上联,巧妙地使了两个地名,一个是江苏的通州,称为南通州,一个是北京的通州,称为北通州,重复使用“南北”二字,使得上联妙趣横生,有深度,也有难度。随行的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文人雅士,纪晓岚向来以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著称,外号“铁齿铜牙”,他知道乾隆出了一幅绝妙的上联,便以街道两边的当铺为题材,巧妙地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重复使用“东西”二字,对仗工整,立意深刻,令人拍手叫绝。上联的“通南北”的“通”,则指京杭大运河。一条大运河,沟通南北,通州自古就以“通”著名,无论是之前的大运河,还是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都说明通州的交通便利。通州,怎一个“通”字了得!
      现在北京副中心定位通州,这座滨水城市会越来越美!
       2015最后一个早上晨练,看到运河岸边浮雕和咏通州的诗稿,不仅有感而发,想起通州往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http://s2/mw690/0029jc4vzy6YcmktJTPd1&690
http://s14/mw690/0029jc4vzy6YcmlZyXj8d&690

古塔凌云  王维珍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


http://s3/mw690/0029jc4vzy6YcmmDbea02&690

柳岸渔舟    王维珍

          雨晴两岸柳依依,晒绸渔舟停钓矶。

          醉卧船头弄横笛,夕阳飞絮满蓑衣。

http://s14/mw690/0029jc4vzy6YcmoDXNb5d&690

古塔凌云

          峻嶒秀耸矗天崖,习习铃声冷御风。

          倒影白河翻浪涌,碧波高映佛灯红。

http://s10/mw690/0029jc4vzy6YcmpsOVza9&690

登文昌阁  尹澍

         渔歌飘渺飞檐外,  帆影参差玉浪中。


http://s6/mw690/0029jc4vzy6Ycmq3E21e5&690

通州道中    爱新觉罗弘历

          白云红树通州道,麦垄禾场九月秋。

          好景沿途吟不了,幽风图画望中秋

http://s6/mw690/0029jc4vzy6YcmqkvWJf5&690

潞河诗     爱新觉罗玄烨

          东风吹雨晓来晴,春水高低五闸声。

          蓝桨乍移明镜里,绿杨深处座闻莺。

http://s8/mw690/0029jc4vzy6Ycmr2bVtf7&690

叹卓老     汤显祖

       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

       知教笑舞临刀杖,灿醉诸天两杂花。

http://s11/mw690/0029jc4vzy6YcmrtBmq0a&690

初发白河诗  归有光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http://s11/mw690/0029jc4vzy6Ycmwp4kW9a&690

 张家湾晓发    王崇庆

      沙鸟知山雨,舟人狎海潮。

      五云队魏阙,回首路迢迢。

http://s1/mw690/0029jc4vzy6YcmxfcIwd0&690

沈迈   过漷县诗

     巨艑如牛鞭不行,疾风隙喜岸帆轻。

     四千秋驿何时到,今日经此第一程。

http://s5/mw690/0029jc4vzy6YcmzTtT684&690

通州   杨士奇

       城依红云下,门临绿水滨。

       宝鞍驰骏马,都是帝京人。


http://s13/mw690/0029jc4vzy6YcmANuygbc&690

发通州    贡师泰

      京尘冉冉岁华新,重向都门去问津。

      西日衔山沙水晚,通州城下雨沾巾。

http://s11/mw690/0029jc4vzy6YcmBVBGyaa&690

 二月二达通州   贡奎

     河冰初解水如天,万里南来第一船。

     彻夜好风吹晓霁,举头红日五云边。


http://s11/mw690/0029jc4vzy6YcmCy8gWca&690

通州      马祖常

     潞水年年沙际流,都人军马到沙头。

     独憎杨柳无情思,送尽行人天未秋。

http://s6/mw690/0029jc4vzy6YcmDmxz705&690

漷州       吴莱

     数珠杨柳弄轻烟,舟泊漷州河水边。

     牛羊散野春草短,敕勒老公方醉眠。

http://s8/mw690/0029jc4vzy6YcmEbO3t07&690

州历来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运河漕运,国脉所系,历朝视通州为肘腋,于是通州有了“乃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

http://s10/mw690/0029jc4vzy6YcmFupxn59&690

三教庙是南北文化交融汇通的产物。这座成“品”字形布列的古建筑,竟然让儒、佛、道三教融为一体。文庙信奉儒教,佑胜教寺信奉佛教,而紫清宫则信奉道教。“三教庙”中各供其教的祖师爷,文庙祀孔子,佛寺奉释迦牟尼老师燃灯佛,道观供老子。文庙最大,突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道、佛教庙宇很小,且置于文庙之左右,封建统治者将道、佛两家思想放在辅助位置上,三教思想即对立又统一,这在全国各省、府、州、县是唯一独有的人文景观,反映了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文庙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比现在北京孔庙尚早建4年,历经元、明、清三代22次重修扩建,至光绪九年(1883年),已经形成除北京孔庙之外北京地区最大的文庙。通州的运河文化,像北京古老的历史文化一样,融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还有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文化,像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另有来自海外的朝鲜、日本、欧洲等地的文化交融,使得通州运河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还保留着本地的乡土文化与京味文化。


http://s4/mw690/0029jc4vzy6YcmGr2vNc3&690

从永通桥的“长桥映月”,到燃灯塔的“古塔凌云”,再到“柳荫龙舟”、“波分凤沼”、“高台丛树”、“平野孤峰”、“二水会流”、“万舟骈集”!通州八景几乎都与大运河有关。呵,“万舟骈集”!原本何等壮哉,如今已经盛景不再!当年,四十里河道蜿蜒曲折,官船客舫、漕艘商舟,或穿梭交错,或并驾齐驱,帆影处处,桅樯林立,万艘云集,蔚为壮观!然而,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毁灭,毁灭后的一切再变成历史,有些得以保存延续下来,有些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大运河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留下长达1794公里的宏大躯体外,很多东西都保留在历史资料与人们的记忆中。


http://s10/mw690/0029jc4vzy6YcmIg4pXd9&690

古镇张家湾,自通州城区东南5公里,便是著名的千年古镇张家湾。张家湾镇因漕运的兴起而兴,又因漕运的废弃而衰。虽然是交通要道,但惜日繁华盛景已经荡然无存。从那些残留下来的遗址来看,依然能感受到古运河畔悠久的历史文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千年漕运史为张家湾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与传奇典故。600年的古槐树,辽代开始修建的古城墙和明代修建的通运桥,还有运河古道遗址,千斤石权,漕运巨石等遗物,让人联想到古镇惜日的繁忙与繁荣。当年,那些沿运河往来的达官显贵、商贾行旅,都要途经张家湾,也包括漕运的船队,载货的商舟,都在这里停泊上岸,又在这里下马上船。看看桥面的石板上留下的累累车痕,就知道这里曾经车水马龙。在城门外,运河堤岸的码头上,门庭若市,川流不息,有迎来送往的宾客,有依依惜别的恋人,有搬运货物的船工,有远度重洋的外国使节,或举杯饯行,或挥手致意,或流泪挽留,或叮嘱送别,古镇码头,曾上演过一幕幕人间聚散离合的悲喜剧,活生生一幅大运河上的“清明上河图”。


http://s8/mw690/0029jc4vzy6YcmJolw367&690

通州地区的民间特种工艺青铜器,景泰蓝,花丝镶嵌,料器,玉器,都可以称之为艺术珍品;而面塑艺术大师“面人汤”的面人,堪称一绝。第二代“面人汤”汤夙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还有宋庄画家村,台湖国画城,北京国际图书城,梨园韩美林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艺术场馆,把通州变成一块文化艺术的圣地。如果你来通州,一定要尝尝通州远近闻名的“通州三宝——大顺斋糖火烧、小楼烧鲇鱼、万通酱豆腐。”这些著名小吃,有人物,有故事,一百多年的历史足以让你回味无穷

http://s8/mw690/0029jc4vzy6YcmPMJ8ja7&690以上文字图片不对应,仅供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