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大雪纷飞的·灯火弥漫的·热闹的·繁华的京城的除夕的夜晚,在京城的一座地下室内:一个小男孩头依着潮湿的地下室的墙壁,身上盖着很多补丁的单薄的秋天的外衣。手里拿着笔芯,在白天捡的报纸的空白处用颤抖的双手书写者潦草的文字……
浩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子弟,然而不幸的是自小没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他的印象里,只有母亲劳碌的背影,每天很早起床,不是去打零工就是在地里忙活。一直到很晚才会休息,母亲的身体也很不好。浩文很小就懂事了,3岁的时候就学着给自己和母亲做饭。
6岁的时候,他上了小学,虽然是住校,可是他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母亲,牵挂着和被牵挂着。浩文学习很用功,同时也很节俭,他想把自己的钱攒下来给母亲买好看的衣服。因为在他那模糊的小孩印象里,母亲有很多次在好看的衣服面前看了很久,很久……
有时候舅舅会来看他,买了一些水果:香蕉,苹果……。他都舍不得吃,到了月底放假的时候,他把这些带回家给他的妈妈,看到已经放坏了的香蕉,妈妈真的很心痛,紧紧地抱着浩文,妈妈哭了,颤抖的双手抱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哭了,小浩文也哭了,他哽咽的对妈妈说:妈妈,你
别 哭,一 切 都会 好 起 来的……
8岁那年放暑假的时候,母子二人忙活着地里的农活;很快又到了秋天,浩文偷偷跑了回来,母亲很生气,她是多么想儿子能够好好学习,能够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每次得到老师的好评和儿子拿回来的奖状,她都无比的欣慰,她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哪怕自己累死了,她也会笑的。可是在得知自己的儿子逃学,已经到家里了的消息后,她又是那么的失望。就像从高高的天上,摔倒了地狱里般的难受。
妈妈回到家里,气喘呼呼的母亲第一次失去理智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了浩文。浩文含着泪水对母亲说:“妈 妈,您 别生 气,等 帮您 把 地里的
玉米 棒子 掰完,我就 去
上上学。”妈妈看着浩文,内心充满了自责和委屈。她揉了揉孩子的脸,抱着浩文哭了起来……
今年浩文上四年级,浩文的妈妈积劳成疾,去世了。去世前,她哭得很厉害,泪水止不住的流。等浩文从学校赶回家里,妈妈已经走了……浩文哭的如同泪人一般。
浩文把妈妈留给他上学的钱买了很多很多好看的衣服,都“捎”给了妈妈。并来到了传说中如同天堂的京城,希望能够见到妈妈。
……报纸的空白处已经被填的满满的了,然而小浩文依旧在写着。写着对相依为命母亲的思念。隐约中,他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妈妈背对着自己辛勤的劳动者,浩文眼睛湿了,他朝着母亲跑了过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