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一路走来 辛苦着 快乐着 收获着
(2011-05-25 10:29:19)
标签:
杂谈 |
一路走来
环潭中心学校
我叫王方,是随县环潭中心学校的一位青年教师,自1996年9月份参加工作至今,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度过了15个春秋。作为一名普通、平凡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青年教师,在环潭中心学校这块育人的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学生,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中。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
一、用高尚的师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我常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然而,付出爱的道路却是艰辛的。无数个早晨,我迎着朝霞曙光走进班级,和学生交谈;自己的孩子还没醒来,无数个傍晚,我带着欣慰和倦意回家,孩子已经进入梦乡。为了全班学生,我与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中午吃饭时才能在一起。在婆婆病了住院时,我从没有耽误学生的一节课,没有请过假,先后克服困难,一至担任数学教学,班主任的工作。我也曾多次看着熟睡中的孩子,病床上的老人,忙碌的丈夫,是数不尽的自责和愧疚的泪水;我也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不禁问自己,是不是太累太苦了,这样做值吗?……但是当我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又不知是谁悄悄的把药品放到我的桌上时;当教师节,学生的电话打来时,自制的卡片飞来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坚定了用爱心耕耘终生的决心。
二、用爱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灵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我常常主动与学生沟通,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他们。
接手这个 班时有老师告诉我,莹莹是个特殊学生,父母离异,跟随奶奶生活,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在七年级的时候与另外几名女生组成帮,学习不用心,不遵守纪律,看谁不顺眼就打,曾在街上追打一女生,一直追到别人的家里去打……简直就是一个“小太妹”。当时有个老师曾对我说:“她一人抵20人,有你操的心”。报名当天,我找了班上十几个学生谈话,其中有她,当时我只是和她以聊天的形式了解家庭和学习,同样鼓励她,在随后的工作中,我把她安排和优异的同学同桌,课堂上多关注。让同学们和她结成对子,进行帮助学习。用这些同学来影响她,渐渐脱离原来的朋友。和她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让她的父母多与她联系沟通,让她感觉父母任然是爱她的。通过了解我知道她学过舞蹈,喜欢舞蹈,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文艺汇演,我推选她来负责这件事。她全心的投入,最后我们班的节目在学校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是与她分不开的。慢慢的,她能遵守纪律,投入学习,成绩逐渐进步,人也变得开朗了很多。一件件事让我们相信:给学生一片阳光,他们会拥有绚丽的彩虹,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插上理想的翅膀。
其实每一位学生,内心总是渴望关爱、重视,渴望成功的。无论学生有多少缺点,无论她多么平凡甚至是我们眼中的所谓“双差生”,对这些学生我们应倾注更多的爱心,切实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和心理障碍,多一份宽容和鼓励,多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惑、烦恼或自卑、自弃的思想,让这些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爱和重视。
三、用绿叶的情怀来组织课堂。
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所以在新课改的研究中,我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力争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学生优中差都具有,每组都有每科的小老师,课堂中由学生先自主解决问题,后小组互帮完成,或与我共同探讨新知。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堂中师生融洽,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为现在的红花,在这种师生角色转换中,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每年的秋冬之交,季节变化,我的嗓子就会嘶哑几天,几乎讲不出话来,我惊喜的发现: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主动预习,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对于某些题的思路讲解,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上台来当小老师,对于某些同学的所提的疑问,当我准备讲解时,一向不爱发言的付颖颖举起手,怯怯的说:“老师!您的嗓子不好,这一问题让我讲着试试,可以吗?”在那时我从心底感到幸福,体会到他们对我的爱。
四、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个学生。
阳光是温暖的,它的柔和可以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而乌申斯基也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因此,要让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作为教师除了有真爱的奉献,还应在工作中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以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讲脏话,我带头使用文明用语。
劳动、清扫我也干在前面。学生曾和我说,“老师,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老师给我们扫地。”正是这样,我们班的教室,寝室,学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保持非常的好,我们班的教室,寝室被学校评为“文明教室”,“文明寝室”。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我首先做到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和试卷。晚上考完试,为保证第二天早上把卷纸发给学生及时反馈,连夜批改,学生接到批完的试卷,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要求学生讲卫生,我从不在班级吐一口痰,要求学生节简,我和学生一起将易拉罐,矿泉水瓶收集后卖出……用这些钱给学生买灭蚊剂,给学生寝室买垃圾桶,给教室购买花盆,种上花来美化教室,学生主动的担任照料花的责任……
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学生在周记中写道:“王老师使我明白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怎样做人,这些将永远伴随我,对我的将来会有很深的影响。”
五、钻教艺滋养明日的果实。
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对教育的冲击,面对学生日趋复杂的思想和多样的心理,仅靠对学生的关爱,仅靠时间与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我深深的懂得,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我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
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我却力求教会学自己去挖水。为此,我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并珍惜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
参加市县教委组织的数学培训,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在校领导的关怀和信任下,我被派往襄樊去学习,我主动积极地参与听课、评课,一丝不苟,力争尽善尽美地上好每一节实践课,获得了该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曾在中心学校举行的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成绩,本学校举行的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我用尽心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学生是我工作的原动力,而“爱”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教好书、育好人,是我一生的追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