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书法家

标签:
俞黎华书法俞黎华书法研究 |
分类: 书法研究 |
我写下这个题目,我觉得十分无聊,但在酒场上经常有人“请教”我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挖坑”。既然是无聊,就聊聊我的看法。
先说一个过去盛传的传说: 国都繁华的闹市区广告牌倒塌了,砸倒10个人中,有8个书法家,其中5个是著名、或带有副主X以上头衔的书法大家。这说明书法家忒多了,多到L了街的程度了。
以上是戏谈,现在说正题 。其实真正当一名书法家是极不容易的。 许多老一辈书家,称自己是爱好者,谦称自己为学人、教员、喜欢写字的人等。从不以书法为能事。因为在他们眼中,书法两个字是很神圣的。先师骏斋夫子出版了书法作品集,一时不知书名如何为妥。最后老人家顔其名曰:《蒋维崧书迹》
事实上, 过去几乎没有人以书法家的身份面世的。书法,往往成为有书法成就的文人学者、名流墨客的“副业”。比如被称为“娃娃体”学者谢无量的字。无一不是书法作品,但是连印章都没有。可见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字,当做书法艺术对待。这也中了苏轼:“无意于佳乃佳”之言。
过去文人墨客慢待书法,一方面受传统视书法为“雕虫小技”,大夫不肖为之的影响,同时与社会上以书写为业的匠人拉开距离。如今书法的发展,已经形成专业和学科,出现了不小的专业队伍,以及庞大的书法爱好者群体,对于书法队伍的建设,已经提到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说到这里,就得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书法家的问题。
我首先觉得,能够称得上是真正书法作品的作者,才有资格获得这个话语权。如果给我这个资格,要我说,首先书法家及书法工作者,在政治上必须做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思想上应该树立为历史而书,为心声而抒风范、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为己任的职业担当 。不争名逐利,崇尚高雅,抵制粗俗。创作无愧于优秀文化和时代的优秀作品,同时作为自己书法家身份的资格。
中国绘画史上,张择端仅以一卷《清明上河图》 而青史留名;中国书法史上,李太白行楷书《上阳台》、杜牧《张好好诗》均以所见之墨迹孤品,毫无争议的跻身唐朝书家如林的阵容。他们都以自己的作品在说话,在中国书画史上写下光辉璀璨的一页。所以作品是最有力的说明和书画家的资质 。

书法家的标准就是前面叙述的要求,做到了就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书法家。书法家的标准和成色,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楚体现。对于书法家的称谓,如果非要硬性的做一个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话:窃以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可以被称之为书法家或书法工作者,(因为有一部分同志是从事书法组织领导工作的) 其中,艺术水准和贡献,具有重大影响者,可冠名著名书法家、大家;省级及以下书法家协会会员,一般称为书法爱好者。其中非常优秀者,也可以称之为书法家。至于书法大师及以上的美誉,评委应该是历史。
这就是我的“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书法家”的答案。 一家之言,不说白不说,说了就说了,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