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绵长

(2021-06-12 09:43:22)
标签:

收藏展

崔兆森

分类: 我与书法
                                                                 思绵长
                                                                                                                   俞黎华 

最近,四棉厂的老友们准备办一个“四棉老友作品藏品展”,作为建党百年的纪念活动。济南民俗收藏家崔兆森兄打电话要我参加,点题要我写张字就行,还说打算把以前写的那张也挂上,以为双璧。我认为双璧不敢当,但老话说的好事成双倒是真的。俞氏乎再好事一会。

思绵长

说实话,我的8年青春嘉年华都贡献给了四棉厂,老了的感受是又爱又恨。爱的是8年的社会生活,是我社会人生的第一段路程,许多的人生第一次体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工人们的喜怒哀乐思想情感,给我打上深深地烙印。恨的是,悔恨自己年少无知,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现在肺和听力都受到一些影响。50年代,棉纺织厂发能化解棉花毛的木耳; 活的仔细的老工人上班除了戴口罩,还用棉花塞在耳朵里,减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坏。当时我们进厂的时候,既不发木耳也不知道用棉花充耳,目下过早地成了龙(聋)的传人。一想到这些悲欣交集的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当然动辄“月落乌啼霜满天”之类,我是打死也不喜欢写的。

思绵长
                                               5年前我写给崔兆森兄的藏头诗作品


思绵长

思绵长
                                       当时我记录草稿的情景,被崔信老兄抓拍了

后来想到收藏,自然想到了和崔兆森兄第一次相识的情景。那是在2016年夏天偶然的机会,到崔兄创办的济南齐泉博物馆参观,该馆除了钞票钱币之外,更多的是老济南的老物件。许多针头线脑的老家什,像针线簸箩袜板子,许多年轻人都不知所云,但老济南人特别是老年人看了就感到亲切,一下想到老母亲灯下给自己和兄弟姊妹补袜子的难忘情景。在参观中,我不由自主地想出四句韵语,赶紧寻得纸笔记下,在抄写的时候,又将四句改成藏头诗。事后我将用毛笔写就的藏头诗送给了崔兄。

和崔兆森兄相识以来见过几次面,最有记忆的是2017年1月,配合崔兄在山东卫视生活频道做了一场采访节目,主角当然是崔兄,我被冠以“文史专家”,和主持人都是以“引诱挤兑”之事,行激发崔兄把他的收藏故事讲得更精彩之实。
思绵长
                            在录制现场,我写了这四个字,以彰显崔兄的心态

思绵长
                                          这是我最近写的,咋念都行,都是懿意美言

我最近写的这张字,思路还是受到第一张的影响,追求千言万语汇成几句话,力求有生活趣味,如果还能有几许哲理,就算烧高香了。俞氏乎想到了三字经体,字越少,想表达的越多,就一时不知从哪说起,这时候“思絮长”三个字自然就流露出来。感觉有点意思,再贾岛一下,改为“思绵长”。字面意思不变,但和主题“四棉厂”谐音,就这样搞定了!文字只要起个好头,后面就完成了一半,此话不虚。

写好后请朋友顺便装裱,时间有限,立马写就,即刻送出。现在两幅作品都挂在展览之中,第一幅已经相隔5年 这一副再过5年之后,老夫看后相信更当“思绵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