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之虞
标签:
乍启典杂谈 |
分类: 人生鸿痕 |
参观时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你们都写了大幅多字的作品,充分表达了对乍老的敬重,我写的字数太少了。”朋友说:“字不在多少,更在于立意。‘大匠之门’,前两个字,把乍老的木匠身份点出来了,在中国木匠行里,出了两个可以称之为大匠的大画家, 齐白石之外,就是乍老。”
我说:“然也。这两位大匠还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草根出身,虽然生活在农村基层,没受过科班教育,却热爱生活,都是自学苦练,敬畏传统文化,终生勤奋不已,皆成为“天道酬勤”最好的明证! ”
朋友接着说:“后两个字‘之门’,显然是就故居而言,隐喻乍老是从木匠之门走出来的大匠。”
我说“您行呀,现在不少作品少内涵,大白嗓,就是害怕受众看不白,其实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搞书画的人最开心的事,是遇到知音。俞氏乎就节外生枝八卦起来:
“君不见,在下作品下方备有两个灭火器吗?”友人不解其意。“君可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吗?”朋友一脸雾水,犹如被灭火器泚过。我说
:
朋友说“这都哪和哪,依《广韵》解,殃及的是池仲鱼,是个人姓字名。”我说“那样解释也对,殃及的就是我这个人,”朋友哂道:“您老岂不自找不虞?”
我说这都是牛年说的牛话。说话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