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现代时期书法家迟海鸣

(2014-03-06 19:19:21)
标签:

百脉泉

迟海鸣

宏济堂

魏碑

俞黎华

分类: 人物百态

       近现代时期书法家迟海鸣

         俞黎华 

 

当下知道迟海鸣先生,恐怕在书法圈子里的人知道的也为数不多。可迟海鸣先生在民国时期的济南,却称得上鼎鼎大名的写家(济南人在文革前,管写字好的人称之为“写家”,相当于现在的书法家,不过现在的许多所谓的书法家却根本不会写字)

 

迟海鸣先生(1902——1957)满族;河北宛平(今北京)人,早年从军至南方,兵败游散,后定居济南。他的书法以魏碑见长,笔墨古茂丰润,圆多于方,结体宽博厚重,以实取胜。写魏碑者多有板滞生硬之弊,迟先生的字,我看来是魏碑的骨骼,东坡的血肉,所以他的字伟岸凝重之中还带有天然的雅逸之气,这是迟先生高明所在。

 

民国时期济南的许多大商号的招牌多出自迟海鸣先生之手。据说宏济堂商埠区经二路上西号,主楼正门金色字体的“宏济堂”招牌旁,从左至右的四块石制匾额(分别所刻“法遵岐伯、韩康遁迹、抱朴游仙、採授桐君”)有人考虑出自迟海鸣之手。我认为这恐怕是根据迟海鸣曾经为宏济堂写过很多牌匾,包括药材包装上也有他的手笔而推想出来的。宏济堂西号建于1920,当时迟海鸣 18岁,可能性不大。倒是在当年宏济堂总店的院子内,(由院西大街原址迁此)东西两面影壁墙上,墙面瓷砖上烧制金色魏碑大字,(有人说这些文字是隶书,不确。请看本文照片。)真是“金壁辉煌”,确为迟海鸣书法。西墙介绍阿胶的简况,东墙则对本堂生产的丸、散、膏、丹等地道药材予以宣传。这些广告我都目睹多年,但也有一说为历城王鸿钧所书。1996年拆除时对如何保留总店的门脸及东西墙上的广告,曾经引起各界关注。据说东西广告墙被东阿阿胶集团博物馆收藏了,不知真假。

 

近现代时期书法家迟海鸣         右面墙上的字为迟海鸣为宏济堂所书的广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济南院东大街路北(县西巷南口)的宏济堂总店,与其隔街相冲的老字号酱菜铺“上海南酱园”是迟海鸣先生所书,那五个大字写的庄重醒目,抢人眼珠。文革时被拆掉,当时有心的老职工将字样摹留下来,后来上海南酱园迁到南门,又用上了迟书字样。据许延培君回忆,在大明湖西南门内不远处,上个世纪70年代他还见到过迟先生所题写的“大明湖”之石碑

 

近现代时期书法家迟海鸣
    迟海鸣先生作品流传社会的不多,所书现存至今最有影响的当是章丘百脉泉公园内“百脉泉”三个刻石大字。1935年章丘县长冯云和主持重修百脉泉,这位颇有文化意识的县太爷为了提高百脉泉的声誉,聘请济南的大写家迟海鸣题写,自己还撰写了“空明通地脉,活泼见天机”的对联,刻在百脉泉的两侧。泉比人寿,现在的百脉泉声名大振,而题书的迟海鸣先生却几乎不为人知,好在他写的泉名还在,他现在又因泉而名,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难定。

 

迟海鸣先生的小公子迟迁兄,乃高我一级的中学学长,其作品张于我们曾共事的中学油印室壁上,令我心仪。他供职于某大型国企工会多年,自幼习书,书风在其父形神之间。为人低调,前几年向我索书,我意相互交换,迟迁兄谦虚,执意以拿不出手相谢。

 

迟海鸣先生的效法者我所略知者有刘光礼君,60年代在济南小有名声,曾闻晚间他在西门汇泉饭店灯下地面练字。济南政协编辑出版《济南近现代书画名家》(成书后我发现该书也没有收录迟海鸣,实乃遗珠之憾),我曾向编委会举荐,因無人熟悉作罢,之后闻友人相告,刘氏济阳人士,当地尚有了解其人者。

 

80年代末,我撰写《山东省志文化志》之初,对相关人员的收录取舍标准,提出不应以其籍贯或出生地为限,而应以其主要创作活动时期和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为准,这个意见得到了采用,像迟海鸣、左次修等为数不少的书画家在山东省志史册上得到应有的反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