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书法

(2013-12-28 10:14:53)
标签:

金文书法

墙盘铭文

毛公鼎

散氏盘

俞黎华

分类: 书法研究

           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书法

             俞黎华 

 

西周中期金文指:穆、恭、懿、孝、夷五王之时。此时书风由早期的质朴凝重发展为圆润齐整的风格。其特点是:

 

()肥笔、方折、尖笔的线条明显减少,线条圆润流畅,具有藏锋、中锋等用笔特征。

()字形修长,结体匀称精熟。

()章法趋向整齐一致。

 

这一时期的精美作品很多,像《大盂鼎》《大克鼎》等,字数都在近300字。代表性的作品可依恭王时期的《墙盘》铭文为代表,1977年出土于陕西扶风,铭文284字,字迹清晰, 乃西周中期铭文艺术成就最高者。铭文为史墙手笔。内容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称颂西周先王及恭王业绩,后部分叙述史墙家史。线条圆润遒美,结体匀称,行列齐整,是学习金文书法的理想范本

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书法         我临写的西周中期《大盂鼎》,节选自《俞黎华书法作品集》

   
西周晚期金文指厉、宣、幽三王之时。此时风格由中期的圆润齐整向精美壮丽方向推进。其特点是

 

()早期的用笔、结体特征完全消失。

()线条较细而遒劲。

()用笔愈加精美流畅。

 

此期堪以《毛公鼎》为杰出代表作品。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32行,497字。(其中重文10个,合文8个)系铭文中最多者。内容记载天下大乱,王命毛公父 “厂”下+ “音”  辅协之事。笔法精严,结体紧凑,气势恢弘,历来视为“金文瑰宝”。

 

另外,西周晚期还有一种自然真率、由熟返生风格与《毛公鼎》风格迥然相反厉王时的《散氏盘》,如果将《毛公鼎》视为正楷,可称其为金文中的草书。该铭文350个大字。器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为矢人将田地移付散时所订的契约。用笔随意松动,结体自然质朴,字形趋方,后来的《石鼓文》近似。具有茂美厚重,天真烂漫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