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临写《利簋》铭文
标签:
利簋金文书法山东画报蒋维崧俞黎华 |
分类: 我与书法 |
《利簋》是现存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记载武王伐纣具体日期即“甲子日”的器物。 此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的重大成果《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有关学科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组认为,《夏商周年表》是我国古代历史自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最有科学依据的年表。其中,武王克商年代、武丁在位年代、夏商分界年代及夏代始年的估定,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立说,对武王克商的年代形成了至少44种结论,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求武王克商年代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关键性考古遗址的碳14测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王克商年的范围;二是在以上范围内,通过金文的排谱和对武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最后加以整合,选定最佳年代。
在对武王克商年代的天文学推算中,有一件青铜器的铭文提供了重要依据,这就是有西周第一青铜器之誉的《利簋》。其1976年3月出土于陕西临潼县。 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那天岁星当头的早晨灭亡了商。辛未那天武王在阑地,赏赐青铜给有司(官名)利,用来作祭祀祖先檀公的宝器。这段铭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印证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及《史记·殷本纪》等古代文献中关于武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的记载。官员利因参与克商之役受赐而作此器,时间在克商后的第七天。
《利簋》的铭文除了它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之外,其书法艺术价值也是十分珍贵的。西周早期的金文,是指武、成、康、昭四王时期。形体与殷商金文差异不大,现在所见最早的西周铭文当属几乎与周朝同时产生的《利簋》。因此它可以作为西周早期铭文质朴凝重的艺术风格的代表者。 其特点是: 具有明显的肥笔;转折处多方折;尖笔(露锋)多处出现。笔意生动自然,字形大小参差,书风粗犷,但不乏精细之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