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的隶书

标签:
金农金冬心清代隶书书法评论俞黎华 |
分类: 书画评论 |
隶书大抵概括为:古隶和汉碑两种。古隶一般指先秦的隶书,宽泛的说指隶书未成熟之前的及西汉之前的隶书。其载体多为简牍帛书。汉碑多指东汉时期的碑碣,是隶书成熟的样式。
被人誉为清代隶书“三套车”之一的金农,就是在古隶当中写出自己面目的佼佼者。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吉金、冬心,钱塘人,扬州八怪之首。终生布衣。
金农的隶书取法与手法,他自己说的已很明白——“余近得《国公》《天发神谶碑》二碑,字发奇古,截毫端作擘窠大字。”金农用笔方扁,横粗竖细,首尾齐整,撇画多方圆轻重变化。结体早年一般偏扁,晚年偏长,均呈现古拙奇逸之趣。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到金农超人的悟彻。以他早年长方形的字,来对比在他身后200余年才出土的汉代《居延竹简
金农还是一位“文房四宝”的专家,他用墨浓重,自造“五百斤油”墨,墨色如漆,运笔如刷,自称“漆书”。
我认为有清一代,在隶书方面展现才华之超迈、内涵之隽永、风格之鲜明,影响之深远,非金农莫属。
前一篇:文登游记
后一篇:再次走进书法圣城——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