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正论“山东博物馆”的题字

标签:
书法评论山东博物馆郭沫若俞黎华杂谈 |
分类: 感悟杂谭 |
其二误为:“山东情妇馆”。两字之差,死物变成活人,假如山东真建了情妇馆,把那老二小三都集中在这里展出曝光,或许是打击腐败,惩治寡耻,稳定家庭,净化世风的妙招
其三误为:“心系情妇馆”。念错了五分之四,那可真把憨厚朴实的山东人搞成了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者,将错就错的解释,可能将那些心系情妇贪官的丑恶灵魂曝光,昭然于天下。这是一个反腐败的展览,起了一个诙谐的展名。
其四误为:“心系情妇波”。完全错误,将错就错的解释,这是一个贪官对所犯罪行的思想解剖,否则齐鲁文化发祥地的山东,成了黄水肆虐,胸波奔涌的“黄泛区”,成何体统?
有了答案,我继续想第一次来时所想到的问题。题字取自郭老的落款,虽然自然率真,却没显示题书者的最佳水平;如果非要用这件,也应将省字补上。(假如另有原因,等于我没说)再者:郭老原有的山东省博物馆题字,(千佛山麓原馆)在我看来要胜过此书,像文博单位的题名,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必建新馆就换成新的题字。
由于郭老原作系传统的竖写,采用时改为横向,这就带来一些技术上需要处理的问题。比如东字的第一笔,左上方的虚线(游丝)过长,有伤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