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国寺

(2022-03-18 07:41:28)

春雪飘飞的午后,来南城的报国寺转上一圈,这是第二次来了。

报国寺

穿过临街的牌坊,绕过紧闭的山门,从东边的门洞走到庭院中。报国寺纵向较深,中路依次是三层殿宇,均是灰瓦的顶子,红色楹柱红色的门窗。门窗都是关闭着的,早已没了香火僧众,却还能引发思古之幽情。

报国寺

据说,报国寺始建于辽代,历史很是悠久;其后改朝换代,几度毁圮几度复建。到了清朝,由于满人占据内城,将汉人驱赶到南城,而形成南城特有的格局分布:南城商业异常发达,出现了大栅栏等商业街;赶考学子在此落脚,各省的会馆也应运而生。

报国寺

读书人扎堆了,书肆就产生了。在琉璃厂文化街出现之前,在京城,书的集散大多都在报国寺。不少学子忧国忧民,于是在清末救亡图存的背景下,那场“戊戌变法运动”,也就在报国寺的周边汹涌而起。庭院的那块“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纪念碑”,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那段生动的历史。

报国寺

前次来报国寺,商业气息很浓,但大多摊位经营着书画文玩,这也同历来的传统比较吻合。这次再来,感觉甚为冷清,摊位少了,连游客也少了。

人气不足了,兴致也不高,于是拍下几张照片,为写随笔作为配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高梁桥
后一篇:说“五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