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有个景王坟,就在车公庄西路与体育馆南路交又路口的东南角上,也叫作四道口东。这个所谓的景王,是明朝嘉靖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死后即葬在这里。因此地以人名,在他身后的几百年里,这里就一直以“坟”称谓;而它北边那条路,就叫作景王坟路。这条路东起百万庄,向西至西三环方向。早先邻近的增光路,也属景王坟范围内。
这位景王叫朱载圳,似乎为人比较怪戾。据说在他生前,作为皇子之一,他对皇位一直怀有觊觎之心。
嘉靖皇帝朱厚熜虽育有七子,但是子嗣不旺。第一个儿子朱载基死于襁褓之中。次子叫朱载壡(rui.三声),嘉靖十八年被立为太子,却在十四岁时突发疾病,竟然端坐而死;去世时年仅十四岁。
就在立太子的同一天,嘉靖封皇三子载垕(huo)为裕王,封皇四子载圳(zhen)为景王。朱载圳的封地在湖北安陆州。
对太子突然间发病而死,嘉靖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甚为疑惑。一向崇尚道教、被喻为“道教皇帝”的嘉靖,此时听信了道士的说法:二龙不能见面。于是他决意不再立太子,而且此后很长时间不与儿子见面。这种储位长时间的空缺状态,令景王载圳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久居京城,不想去安陆封地就任,显出争取皇位的野心。每年只派遣官员前往封地去督查收取税银。直到后来,世宗皇帝下旨令他必须返回,才不得已领旨回到安陆州去。
回到籓地的他,也是搜刮民脂民膏,到处修建行宫享乐,可谓恶行累累:侵占民间大量良田湖泊,征调民夫工匠,修建高达数丈的观景台,以便恣意胡为。在安陆几年间,没做过一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事情。
也许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载圳就国四年就病逝了,没有留下一个子嗣。明史有这样的记载:(载圳)居四年薨(hong)。(嘉靖)帝谓大学士徐阶曰:“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听这口气,仿佛有点如释重负之意。
记载还有:荒唐的景王“无子,归葬西山,妃妾皆还居京邸,封除”。从字面上来推测,当时景王坟一带还有不少土山,乃京西荒芜之地。据说景王坟造得十分简单,一座土包拥一通石碑,红墙黄瓦坟前植两棵古树。这多少显得有一点凄清,与他生前的所做所为形成了反差。要知道他死时才二十八岁,比父皇嘉靖还早死了一年;这就是所谓人的命运吧。
那条景王坟路,后来改名为车公庄西路。景王坟的旧址,现在是部队的一处干休所,里边几栋楼宇,被大门关闭着。曾经慕名想进去看看,被告知景王坟早就没了,也不允许随意进去。只好站在门前路边看一看了。
传说景王落葬之后,当朝皇帝顾念旧情,允许他的妻子去八大处香山的某寺院出家。人生一世,成败得失,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