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大学METOP公司总经理斯密斯对此介绍说:“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变为课堂主体,教师只是一名咨询者。有问题,可以同教师讨论而不是请教师指导,要让学生自主思考,用什么办法来完成项目,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学生也因此可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案例:彩色电视机的故障分析与检修技能
教材分析:这不仅是一项综合技能,而且是本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课前准备
1、把故障现象作为分析对象(注意不是单元电路)。例如主要故障现象有:电源不正常、遥控失灵、三无(即无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有图像无伴音、有伴音无图像、无彩色、彩色不正常、光栅只有一条直线、光栅几何失真、图像不稳定等。
2、将每种故障现象作为一个实训项目并设计好实训目的和要求。
3、将学生分组,并事先在每台机器上设置同一故障现象但不同故障原因的故障。
二、提前学习要求
根据故障现象,要求学生:
1、通过对原理图的分析,初步判断产生故障的部位。
2、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与故障部位相关电路的信号流程。
3、这种故障现象可能有哪几种原因(尽可能全面)。
4、熟悉相关关键测试点的电压值以及波形情况,并通过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找出故障元件或具体部位。
5、排除故障并完成检修报告。
6、注意事项。
三、学生分组实训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训练到同一种故障现象但故障原因不同的彩色电视机,达到预期效果,要求学生在找到故障原因时,要暂时保密,保持一种神秘感。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维修工位要进行轮换,因此要求每位学生在排除故障后,应将故障恢复原状(即原来的故障状态),以便其他同学训练。
四、讨论与总结
教学体会(教学方法评价):
1、实训教学应注重过程的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出反馈意见,要求让学生自己了解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形成发现式的学习风格和策略,培养高层次的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2、在实训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把知识“和盘托出”,而是“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主获取知识,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成长。
3、实训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学生将自己的维修体会和故障检修结果讲出来,老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将问题给以延伸和深化,及时给予引导。
这样通过训练、讨论、分析、归纳、推理等高级思维,使学生真正掌握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技能。
“行动学习法”的实训教学方案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故障维修实训课内容充实,使学生充满神秘感和成就感,对掌握故障检修技能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纠正了学生过去一遇到故障就产生畏难情绪或是采取马虎应付的不良态度,有效地改变了他们只关心检修结果,不注重检修过程,不关心原因分析,下次遇到故障仍是不知从何下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困难的承受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余凤翎.余靖中. 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9(7月上):128-129 (原文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