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访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说起
标签:
zahahadidzha公司soho中国银河soho女建筑师 |
分类: AC播报_新闻 |
http://s6/bmiddle/7559d56ft9fd55c0f3c25&690Hadid)说起" TITLE="从采访扎哈·哈迪德(Zaha
图1 《建筑创作》杂志社副主编王舒展(左一)在媒体会上采访Zaha。ZhA公司北京项目组负责人Patrick、Satoshi(左二)。
圆形会议桌旁挑选了一个离她最近的座位。但没想到,媒体的群访从圆桌的另一端顺序开始,我竟成了最后提问
的媒体代表。
友,不是善意地劝我放弃这个被众人包围簇拥的“女神”,就是提醒我Zaha高傲的性格,“很难通过提问的方
式,从她那里真的得到什么”。那天下午Zaha报告会的提问环节中,她的个性就表露无遗。有人试图了解她成功
的奥秘,她只是反复说着“建筑学的要求很高,除了不断地努力工作,没有任何捷径”,而对于她不理解或不感
兴趣的问题,她直接抛出“I don’t know”一句,便不再说话。
治与建筑学的关系”、“什么是美”,Zaha还能略为详细地回答;接着,“绿色建筑理念”、“中国的城市
化”,Zaha开始心不在焉;进行到“地域特色”、“对国内配合设计团队的评价”等,她索性将问题转交给她的
合伙人Patrick和Satoshi来回答。提问回答的过程中,还穿插着中英文冗长的翻译过程,扎哈越来越漠然冰冷的
反应使采访的气氛令人昏昏欲睡。群访的组织者甚至开始在我耳边小声提醒:“您的最后一个问题能否简短一
些,Zaha她很疲倦,需要休息。”
州歌剧院与银河soho更喜欢哪个”,这些问题迅速地形成又迅速地被抛弃。“学术”、“理念”、“意义”这些
高深的字眼都只能暂时放在一边,如何能让Zaha张开嘴、有倾诉欲、表达出内心的真性情,已变成当务之急。
高,需要建筑师不断辛苦工作,付出所有的时间。我的问题是,你如何放松自己,尤其是在遇到巨大压力的时
候?”
http://s8/middle/7559d56ft9fd5af7da937&690Hadid)说起" TITLE="从采访扎哈·哈迪德(Zaha
图2 Zaha Hadid
离开,他们就电话我、短信我、传真我、email我,不小心打个小盹儿也被他们叫醒。无论你走到哪儿,你的同
事总会找到你。在真实生活里,我发现,真正的敌人不在你背负的(压力),而在你的办公室里,他们会保证你
不休息不放松。”这段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看着笑翻的记者,以及Patrick、Satoshi脸上尴尬微妙的表情,她
说,“好吧,好吧,我正经一点。”
看一场演出,或去拜访朋友。想去海边,但伦敦的海岸很少;然后她说,放松很重要,可是这与人的性格有关,
而且高强度的工作就是这个行业游戏的要领(the name of the game);然后她说,她不介意长时间地在办公室
工作,甚至经常工作到清晨,因为她能够承受并早已习惯;然后她说,她无法忍受的是长途旅行的疲惫,全世界
的机场都没有考虑到长途旅客的心情,而只注重安检程序……
荡然无存。在这样的被闪光灯不停照耀的“大日子”里,人们仰望她的高度,并把她迅速消费消遣成一个高级话
题,但很可能她和我们这些芸芸之中的女建筑师一样,生命中的大部分,都是奔波疲累、乏善可陈的“小日
子”。
解,就不去控制,随性而为,尽管这样做更加速了 “被神化”。这让人想起开复出演唱会的王菲,全场只说三
声“谢谢”。有人说她傲慢,有人说她为了塑造神秘形象故意炒作。在接受杨澜采访时,她反问:“我所要表达
的,全部都在歌声里,为什么还要没话找话?”
毁,她们都置之不理、懒得解释、与己无关。高度地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并肯于付出,使她们能够克服旁人看来
难以克服的职业困境;不屈从、不迎合、做自己,又使她们的心灵获得了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由此,她们成为
塑造自己生活的主人。这也许就是关于“如何放松”的大秘密吧。
其实不是在谈权利,而是在谈责任。她倡导的是女性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的责任。但我觉得在具有这种公共
意识之前,女性先要强调对自己的责任。清楚地了解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并对由此可能产
生的必然的困难和缺憾,报以坦然,不迎合不盲从,进而担当起属于自己的命运。
木是女人幸福的大敌,一条没有航向的船,任何风向都是逆风。
左右为难,不是Zaha,也不是王菲。但在我们无从放松的时候,是否也可以扔下一句“I don’t know”?或只
说三声“谢谢”?
作者:王舒展
《建筑创作》杂志社副主编
附注:
此文写在“3·8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谨献给全国的女建筑们。
欲了解Zaha接受采访的详细内容、Zaha公司内部的真实、以及她在中国的第一个建成作品——广州歌剧院,
敬请关注《建筑创作》04/20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