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挖起杆测评】Miura Series 1957 限量版挖起杆

(2011-07-20 17:20:28)
标签:

c-

grind

k-

miura

series

1957

挖起杆

y-grind

杂谈

分类: 高球杂谈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125.jpg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c-grind_011.jpg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yoshitakagrind.jpg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k-wedges-11.jpg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测试者在主客观两项测评里给出的高分足以说明Miura Series 1957 挖起杆有多优秀。”

“Series 1957挖起杆的手感无法那个语言描述,只有亲身体验过你才会知道它是多么的迷人!”

Miura Series 1957 (C & Y Grind) 挖起杆测评

(作者:GolfSpy T) 现在大多数制造商仿佛陷进了追逐创意和新潮的怪圈,年年推出新产品(甚至一年2次),有的甚至搞些换汤不换药的把戏。但是Miura还在坚守着一个底线:决不为了推出新产品而推出新产品。尽管有人会觉得这种观念会导致球杆过于呆板老气,不过据我所知 Miura 绝不会因为换季而改变自己的产品更新周期。

另一个Miura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从杆头重量到杆面角,杆底角,Miura的球杆都经过了业内最严格的审核标准的考量。同时Miura和经销商之间也达成了合作协议,确保量身定制的球杆最大限度的满足定制者的需求。

有人觉得在巡回赛赛场上见到的Miura不多,因此下结论说它的质量不如那些知名品牌。事实是,使用Miura球杆的职业球员数量比你想象的要多,只是其他大品牌的LOGO太醒目,太常见了。衡量 Miura球杆品质的标准不是有多少职业球员使用它(这取决于这个公司愿意花多少钱赞助职业球员),真正的标准是看看有多少人宁愿放弃大笔赞助费选择Miura,比如球员锦标赛冠军崔京周。如果说那些大牌厂商是因为大量的赞助曝光而让打开了市场,那么像Miura 这样不怎么做广告的厂商能生存下来完全是靠口碑,而且不花钱就能得到职业球员的青睐。

【新品】崔京周的Miura CB-501 铁杆

关于Miura Series 1957

Series 1957 共有3款挖起杆(K- Grind ,C- Grind,Y-Grind),一款刀背(Small blade model),2款推杆(KM-350;KM-005, KM-006)。

Y-Grind (距离杆,Gap wedge)有三种角度49°, 51°, 53°。  以制造者Yoshitaka Miura的名字的首字母命名,趾部很小。 

C-Grind (沙坑杆,大角度挖起杆lob wedge) 也有三种角度可供选择55°, 57°, 59°。和Y-Grind差不多, 不过趾部和根部的轮廓要比Y-Grind更明显一些

Miura两种设计都是为了满足现代球手的需求而诞生,但是又摒弃了一些高性能球杆的“基本元素”。我的理解是打磨方式让球杆很上手,很好操控 ,同时又没有过度的影响反弹角。

我们没有测评K-Grind ,它的“指关节设计”相当特别 ,据说杆底的三道沟槽比较适合打沙坑尤其是湿的沙坑和长草,提高½ 和 ¼ 挥杆的加速度,在日常球位当然也能让你的心应手。

【杂谈】Miura K-Wedge的指关节杆底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414.jpg

选择范围较小

Miura Series 1957限量版挖起杆的可选范围是比较小的。每个杆面角仅对应一个反弹角,而且不提供左手规格(其他Miura挖起杆提供)。

这系列挖起杆没有提供标配杆身(整支挖起杆几乎全部是定制的)。我们测试杆配的是KBS Tour,S杆身。

测试过程

和以前一样,测试分为仪器测试和主观测试两部分。仪器测试采用的是aboutGolf的3Track Equipped 模拟器,以便我们收集详细的性能数据。像往常一样,有6个人加入测试队伍。测试是在纽约的一个的室内高尔夫球场进行。所获得的数据就是最终表现评分的基础。作为补充,还会有一小部分测试者加入主观测试行列,测试的内容包括:外观,手感,声音反馈,距离,准确性,容错性,购买意愿。这些信息用来作为我们主观评分的基础。

全新的半径基准评分体系

在挖起杆测评这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半径基准评分体系。这次测试者不需要尽力打出又远又直的球,而是尽可能的在100码得范围内击球入洞。测试之前,测试者会进行试打选出比较合适的杆面角(52°, 56°, 60°)。

80%的性能得分都是以测试者每杆的距洞距离为基础的,越近越好。和铁杆测试一样的是,我们的得分统计公式会平衡不同差点球员之间的差异,保证分数统计的公平。同时,我们力求统计分数能解释出不同的测试者之间的水平差异,把不同能力的测试者进行分类(有点类似于差点系统),因此统计分数对于任何层次的球手来说都是公平的。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挖起杆测试中增加劈起球的测试,和球道,长草甚至沙坑击球的模拟情形。就现在而言,我们集中关注的是球道角度的击球性能表现。

客观得分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013.jpg

准确性

令人惊奇的是测试者给出了一致性非常高的评分,偏离中心线的平均距离仅有一两英尺。测试者平均据洞口距离28英尺多一点。仅此一点, Miura就让自己与众不同起来。当然,低差点测试者的准确性要比高差点测试者的高。

另一点突出的地方是由于我们没有提供角度比较大的测试挖起杆(~60°),测试者长打受 Dan为了追求距离打了一些低飞球,即使是这样,他的测评得分依然是整个测试队伍中最高的。

得分: 91.78

稳定性

此项每一位测试者都给出A级评分,全部90分以上。这说明,不管测试者是远是近,靠左靠右,他们都保持了很好的击球稳定性。总之,这项的得分在我们本季测试的挖起杆中名列前茅。

得分: 95.26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021.jpg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032.jpg

倒旋

有3位测试者的倒旋数量超过了10,000转/分,像往常一样是差点最高的测试者的倒旋量最低,不过也高达9100转/分。不知道Miura公司故意的还是太大意了, spin welded杆颈(旋转焊接),Miura丝毫没有提到挖起杆的spin(倒旋)性能,不过这么好的倒旋数据至少说明那些无聊的沟槽限制是在是过时了(本文作者不太喜欢沟槽新规)。

得分: 96.44

整体性能

在我们的测试评分体系中,准确性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测试者把此项评为A级水平,但是比起本季度我们测试的其他挖起杆,Miura挖起杆的准确性表现并不是最出色的。不过全部90分以上的成绩说明Miura Series 1957 挖起杆是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测试者对它的主观测评。

整体得分: 92.97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318.jpg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231.jpg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yoshitakagrind-sole11.jpg

Y-Grind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c-grind_02.jpg

http://www.golfme.cn/wp-content/uploads/2011/07/c-grind_031.jpg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C-Grind

主观测试

谈到主观印象,Miura的处境很有趣,一部分测试者不光听说过Miura大名,有些还亲身测试过;而另外一部分测试者甚至从未听说过Miura这个牌子。在很多方面,Miura 还是一个拥有高品质产品却不被大众熟知的品牌。这么多测试者从未接触过Miura,让我很期待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测试结果。

外观

Miura 的部分名气来自它经典的设计, C 和Y grind 挖起杆也不例外。

尽管测试者没有刻意进行对比,他们发现这些挖起杆的杆底要比之前测试的挖起杆更精致。很明显Miura的挖起杆跟Solus Scratch这样的品牌的个性化有很大不同,但是与更传统的Mizunos 或者Vokeys相比, 人们显然低估了Miura 的挖起杆。

我个人对Miura 挖起杆外观的评价很高,打了9分,更让我惊奇的是其他大部分测试者的评分比我的还要高。

瞄球时非常舒服(薄薄的刃部顶线,几乎没有的杆面后移) ,还有人注意到了Series 1957 的logo。反正不管怎样,测试者一致认为Miura的外观是测试以来遇到的最棒的。

我们从未在主观测评这一项里收集到满分,这还说明一个问题,当大多数厂商追逐新潮时,比如白色,但是经典永不会过时。Miura,完美的100到手!

得分: 100.00

手感

除了唯一的一个8分和1个10分,其他人的评分都在这两个分数之间,分数再一次证明Miura Series 1957 给测试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再次获得了完美的分数。

Miura称卓越的手感来自独特的锻造技术,这种技术重新组合的钢的分子结构。测试者并不关心手感为什么好,但是他们非常乐于分享哪种球杆的手感比较好。一些测试者觉得Miura 挖起杆的手感要比之前测试的挖起杆稍重。有人觉得Mizuno’s MP-T11的手感更好,但多数人还是支持Miura。我个人觉得二者不相上下,比其他测试挖起杆要高出一大截。

得分: 100.00

准确性

谈到准确性,大部分测试者的的客观测评得分在90分左右,不过他们并不认为Miura挖起杆的准确性和我们之前测试的挖起杆一样好。如果测试者能有更多的时间习惯这些挖起杆,评价应该会更好。

得分:  87.79

容错性

此项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击球失误时的距离损失,导致此项测评得分较低。有测试者指出,这些挖起杆有助于减少左曲(虽然依旧有人打左曲),这点也在我身上得到了体现,也证明了没有杆面后移(甚至是杆面前移)有助于消灭左曲。总之测试者给出的评分说明Miura Series 1957的容错性虽然不是最好,至少是很好的水平。

得分: 87.79

购买可能性

我们尽量不让测试者收到价格的影响,但是人家问也不能撒谎吧。想想对于市面上超过200美元的挖起杆消费者都会非常慎重的考虑一下,何况限量版的Miura。

所以在这项Series 1957 挖起杆到了所有测评项目中的最低分。

得分: 86.00

在Series 1957 准确性容错性得分不是特别高,测试者购买意愿不特别强烈的情形下,它的整体主观的分依然很高,原因是外观和手感的2个100分弥补了差距。这说明对于挖起杆外观和手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准确性也很重要)。

所以给大家提个建议,如果你能接受这个价格,赶紧和当地的经销商联系吧!

主观得分94.42

结论

非常遗憾的一个事实是如果不是参加这次测评,测试者可能就没有机会试打Miura的球杆。Miura 的经销商网络还不是很健全(TaylorMadeCallaway的却很饱和),这是他们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

仅就性能而言,Miura Series 1957挖起杆在我们测试的2011挖起杆中处于中等水平,但它留给测试者的印象却是非常非常受很深刻的。我们的测试还从未出现过满分,Miura竟然得到2项满分 (也是2项权重最高的主观测评项,外观和手感),这足以说明大家对它的喜爱程度有多高。

性能好坏是决定是否把球杆放进球包的重要因素,但就我而言,球包里越短的球杆,我们选择它时受外观,手感,信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越多。正因为Miura Series 1957挖起杆的稳定性非常好,我已经用它代替了我使用2年多的挖起杆。

整体得分:  92.91

点击查看高尔夫迷网更多精彩文章www.golfme.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