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鸡变成鸭——在“唯心”和“唯物”中间徘徊的发明家姜堪政

(2014-04-11 13:53:58)
标签:

杂谈

http://s5/mw690/0029b888gy6I1kGNn0M64&690当代布鲁诺——姜堪政 (震惊世界的华人科学家)

http://jtminami.blog.163.com/blog/static/3260502420119210531713/

简介
姜堪政
(俄文名:Цзян Каньчжен;英文名:Tszyan Kanchzhen),1933年2月5日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父亲姜万发伪满时曾任校长和县督学职务。母亲冯玉珍做家务。姜堪政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41-1947年在昌图西城小学学习,1948-1954年在昌图读完初高中,1954-1959年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1959-1971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任助教。1971-1985年因受迫害逃至苏联,继续从事他的科研工作并取得辉煌的成果。
详见:昌图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昌图名人>>姜堪政教授
http://www.changtu.gov.cn/zjct/contents/28/1714.html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f497eaf849c693c4b801a0a9.jpg

场导理论
1955-1957年,姜堪政在控制理论的启发下,依据量子理论、信息理论提出了有机体内外存在生物场假说,并提出了“场导论”,认为“既然生物体有电磁场的交换,那么该电磁场必然会有一部分传递到有机体之外。如果被另外的有机体所接受,作为生物信息,必然会定向控制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01] [02] 以前人们认为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现在姜堪政说“现代物理学的成就,让我假设DNA 只是一个生物电磁信号(生物信息场)的“磁带记录”材料。换句话说,电磁场(生物信息场)和DNA联合遗传物质存在两种形式:被动- DNA和主动-电磁场。DNA提供了稳定的有机体遗传物质,而电磁场立场可以去改变它,足以影响这些生物电磁信号。就其性质,电磁场包含能量和信息,波动特性确定需要探讨的最高频谱部分,有一个宽的带宽,这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传输质量高。因此,信息领域的生物电磁能量的物质载体就是存在于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 [03] [04]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586c86c8b309945600e928a8.jpg



动物场导实验
1961-1963年,姜堪政进行了著名的“鸡变鸭”场导实验。发现鸭子的生物场微波作用到孵化中的鸡蛋,由此鸡蛋所发育出来的鸡雏具有鸭子特征,比如足趾间有蹼,经过中国医科大学阎德润教授、大连医学院吴襄教授、复旦大学谈家桢教授审查,认定发生了遗传变异。 [02] [05]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bfa65a3a74d8d07b71cf6ca8.jpg

统计记录是这样的:实验组里把鸭(施主)放进接受仓,鸡蛋(受主)500只放进处理仓,孵出鸡雏480只,发生的变化是鸡雏具有鸭的特征。具体来说,鸡爪间长蹼的占25%,头形扁平的占80%,颈变长的占70%,眼睛中部开宽的占90%。对照组中,600只鸡蛋也放进处理仓里,但接受仓里什么也没有放,孵出了510只鸡雏,完全没有鸭子的上述特征。实验组的鸡雏长大之后,体重超过对照组的50%,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所获得的实验特征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01] [03] [04]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2ad111acad0f94f7ca130ca8.jpg



植物场导实验
1971年,姜堪政因遭天朝迫害而逃亡苏联,两年后进入哈巴洛夫斯克医学院中心科学实验研究室[01]。1978-1993年,在从事植物场导实验时,发现了小麦的生物微波作用促使玉米分蔟生长,而且在雄性花絮结特殊的穗,穗上结有籽粒,有玉米,有小麦,并且增产,所获变异传给下一代。观察十代仍如此。 [02][03] [06] [07]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a2b610fedf1c62cf9f5146a8.jpg


返老还青场导实验
1987年前,在哈巴罗夫斯克完成了高龄老鼠的第一个返老还青场导实验。当时分别采取动物胚胎、植物幼苗的生物场对老鼠进行电磁辐射。两年后,实验结果的事实是:与对照组比较,在实验组300只老鼠中,68%的老鼠吃更多、跑得更快,它们的皮毛变得光滑,这是复兴的第一个迹象;31%的老鼠恢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53%的老鼠预期寿命增长了一年半[03] [08]。1987年,姜堪政按照对老鼠进行返老还青实验的方法,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是积极的,这是客观和主观的证据。结果是自我感觉头脑清晰、食欲增强、体力增强、消除了慢性病,有50多人给他写了鉴定书,说他的皱纹减少了50-70%。还有一些其它的外部表现,如走路轻快,能胜任繁重的工作,认为他比实际年龄小10~20岁。在返老还青实验中,他还使用了鸡雏,使自己与鸡雏处于场导双向互相作用之中,鸡雏给了他返老还青的效果,他对鸡雏也起了变异作用:鸡雏身上长出的不是羽毛,而像是动物的毛。实验组中300只鸡雏有53%是阳性变化,对照组中的300只鸡雏则完全没有这种变化。 [01] [03] [08]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cf89be549412cc24843524a8.jpg


成果鉴定
1989年,苏联医学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在卡之那切耶夫[注:俄语:Казначеева;英语:Kaznacheyev]院士指导下召开了由有约130名来自不同领域科学家参加的研讨会,对哈巴罗夫斯克(Xабаровский)医生姜堪政 (Цзян Каньчжен)的紫外线(Ю.В.)报告[注:在《华人发明家姜堪政的故事》中称此为《生物微波通信》学术报告]进行彻底审查,给予了肯定的结论认识到姜堪政关于“生物场导(БиоСВЧсвязи)”紫外线假说的合理性,值得关注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推荐公姜堪政的紫外线工作。考虑在临床和实验医学研究所成立由姜堪政领导的“生物场导”实验室。 [09] [10]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159647d474d288c9a1ec9ca9.jpg

姜堪政说“在俄罗斯,我的生物信息场导研究首先得到莫斯科肿瘤研究所所长谢尔盖耶夫的推荐,被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医学院录用并在中心研究所以“场导抗癌”为题开始了研究工作;得到了苏联医学科学院卡之那切耶夫院士对场导研究的关注;得到了苏联农业科学院卡之明院士对场导研究的指导及鉴定;得到了法学博士依先可教授从法律角度方面为场导研究鸣锣开道,直至本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05]


发明专利
1992年姜堪政取得“改变有生命对象遗传特征方法及传递生物信息装置”的发明专利。1996年姜堪政取得“有机体返老还青方法”的发明专利 [02] [08] 。传递生物信息的装置(Biotron TSZYAN - 2)的欧洲专利申请号为EP0872549,申请书中有装置结构的详细说明[11]

http://hiphotos.baidu.com/localking001/pic/item/77581c05f2eea1487aec2ca9.jpg

后记

网上关于姜堪政的资料很少,对姜堪政的中文介绍主要有2个: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为了揭开人类抗衰老之谜》(1994年《当代》第2期)和袁心洲著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2008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俄文介绍也是主要有2个:谢尔盖焦姆金的《奇迹与冒险》( «ТМ» N4, 1996)和P.谢尔巴科夫的《姜堪政关于“生物场导”紫外线报告研讨会的结论》(1989年8月《知识就是力量》第37-41期)。因资料少又没有权威报告作定论,所以国内外对姜勘政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说他是骗子的大有人在。但那些怀疑者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呢,比如:
1、耸人听闻
姜堪政的发现与尼古拉.特斯拉的发现都很超自然,很耸人听闻,特斯拉的好多成果都被雪藏,那姜堪政的呢?作这方面的调查了吗?
2、虚假信息
关于姜的研究及宣传也许有不少夸张甚至虚假成分,但是全部都是骗人的还是仅部分是骗人的?有没有值得信赖的研究成果呢?作这方面的调查了吗?
3、成果鉴定
如果是骗子,还用得着兴师动众由约130名来自不同领域科学家参加的研讨会来鉴定其成果吗?是不是为了谨慎才进行的全面审查呢?鉴定之后是肯定的结论,说明了什么呢?
4、发明专利
俄罗斯的发明专利证书是否像国内的专利一样有大量水分呢?俄罗斯专利的可信度有多高?在没有调查前又凭什么说其是骗子呢?
5、学术论文
是不是没有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就是不入流的研究成果呢?

参考

[01] 张雅文,《为了揭开人类抗衰老之谜》 [注:本文是张雅文发表于《当代》杂志1994年第2期的报告文学]附1:华人发明家姜堪政的故事

 

我在哈巴罗夫斯克姜堪政的家里,跟他谈了整整四天,用掉了三管油笔。

他的记忆力惊人的好,三四十年前的往事,如同细数着掌心上的纹络,滔滔不绝,时间、地点、人物,一桩桩,一件件,准确无误。

他说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唯心”与“唯物”两座势不两立的大山之间,苦苦地徘徊,求索,探寻。当年在中国,有人批判他是唯心主义,后来跑到苏联又有人批判他是伪科学。

他说他经常失眠。一失眠思维就异常活跃,各种信息、遐想、观点都会破门而入。他的很多构想都是在夜不能寐时出现的。(4)揭开人类抗衰老之谜_张雅文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96b5e0101bvo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