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动】6岁—9岁孩子的绘画历程(现场全记录)

(2012-11-29 09:00:37)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碗活动集锦
http://s15/mw690/75466084xcf8b03484afe&690

麒麟画室第一期家长沙龙(现场分享记录,由何芳晓、小碗老师整理)

 

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6岁—9岁孩子的绘画历程

 

“我的孩子要上小学了,学画画还要继续吗?要怎么学呢?”这是许多刚到学龄阶段的孩子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

    本期家长沙龙,让我们围坐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陪伴6-9岁阶段的孩子走过一段神奇、美妙的绘画历程!

 

纲要:

一、从5岁半的孩子说起

1、经历了完整、自由的涂鸦期的孩子

2、经历了压抑、限制的涂鸦期的孩子

3、如何开启、保持孩子自由、敏锐的绘画心。

二、6-9岁关键过渡期的三个阶段

1、“发现”阶段:眼

2、“再现”阶段:手

3、“表现”阶段:心

三、一些典型问题的答疑解惑

1、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绘画学习,对孩子有何影响及意义?

2、什么是真正的“素描”和“色彩”,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接触时期?

3、如何协调、并融学校传统模式的教育与新型开放式教育?

4、临摹对孩子学习有何意义和帮助?

5、所谓“结构”、“形准”的问题怎么解决?

6、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各类画种什么时候学?怎么学?

······

 

主讲老师简介

    何芳晓,麒麟画室创办人。热爱艺术,喜欢孩子。擅长插画创作和空间设计。对一切自然质朴的存在视若珍宝。目前是N多孩子喜爱的艺术老师,和一位3岁半孩子的母亲。

 

 

内容: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记录的大意整理而成,如有出入,欢迎大家指正!)


小芳老师:欢迎大家来到麒麟画室!我想大致了解一下在座的各位妈妈,你们的孩子都在上面年龄段。5岁半—6岁请举手;67岁?7岁以上?好的!谢谢大家!首先,我们来说说5岁半的孩子一个整体的绘画状态。

请大家自由发言——


于林立(9岁女生):

我弟弟现在就是喜欢画僵尸呀、人呀!

飞扬妈妈:

我的孩子画起画来就是速度很快!喜欢画怪物。但我觉得他的画非常自然,也很生动!我挺喜欢的!

谦谦妈妈: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多半画的是圆圈和方形组合的人。画人画得比较多。

晨雨妈妈:

我们家那孩子,画的还是火柴形的人。完全没有什么细节。

小碗老师:但是你没注意到吗?你家晨雨,非常善于用他的火柴小人表现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情节呀!他画里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了奇思妙想!我很喜欢!

晨雨妈妈:

是吧!想想确实哈!

 

小芳老师:

总体来说呢,5岁半的时候,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的黄金时期。

他们的画并不追求看上去很像的“形似”,但却有精彩的“神似”之处!此时的绘画,是由孩子的感受和经验作为支撑的。他们画起画来,充满自信、探索和好奇之心,不太依赖大人给出的既定标准。经常主动发现问题,并善于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喜欢材料的多变,爱尝试新玩法。

这个时期我的建议是,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打开视野。哪怕是菜场、超市、马路边都可以。多一些生活体验。而且要放慢脚步,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和观察。这是给大脑这个储藏间填充资料的好时期。

细分下来,作为老师,我们经常遇见这个时期两种孩子。

一种孩子他们经历了完整、自由的涂鸦期。这样孩子优势是:非常自信,想象大胆,创造丰富,思维发散不受束缚!也正是因为极其自由和开放,接受老师系统的指导就需要时间来过渡和适应。因为这个时期,逐渐到了需要“收”的时候,需要逐渐增强控制画面的能力,并且引导孩子更多地关注到细节方面。

另一种孩子,则经历了框架、限制的涂鸦期。这样的孩子因为总是画重复了太多遍的内容,所以习惯性地下笔很肯定,老师的提示很快接收,跟随感好。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不太自信,想象力缺乏,思维比较局限,缺乏主动性。

    这样的孩子需要多观察,多感受生活,多看美的书籍。当孩子难以下笔的时候,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示范,但需注意提示语言的开放性。让孩子知道,除了老师示范的样子还有无数的可能性,可以自己自由发挥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提高,并且思维也会逐渐开放起来。

总的来说,开放的孩子如果能“收”得好,后面的发展就会非常顺畅,最终达到“收放自如”的状态。反之,开始收得很紧,不敢想也不敢画的孩子,想要“放开”也会更困难一些,调整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需要陪伴的成人耐心等待。

 

(赏画说明)——

http://s13/mw690/75466084x7b27809c203c&690
http://s10/mw690/75466084xcf8b068eb989&690

     孩子到了6岁之后,基本开始进入小学阶段了。各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什么变化了吗?

 

谌燃妈妈:

谌燃的美术本上,老师要求画一个苹果,放在盘子上。他画了,还画了个梯子架在苹果上,上面站了个小人。老师就给了个“及格,请加油!”

小碗老师:

我记得上学时,看过一个“新概念作文”的考题,是“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考生们面前,是一个真实的,被咬过一口的苹果。看着这个苹果,如果我们只能想到苹果,不知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写下去哈!

匡正妈妈:

我家孩子特爱画铠甲勇士!不喜欢去画画的兴趣班。

懿珂妈妈:

珂珂不爱临摹和写生,想象很多。人物的细节到了能表现手指和脚趾。

 

小芳老师:

六岁的孩子,正处在“梦幻期”到“写实期”的过渡阶段。

上学这件事,让孩子硬性的快速成熟了很多。家长和孩子有很多的不适应。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来耐心的陪孩子度过这段时期。打开自己的思维,把平时认为不好的,换个角度来看。孩子会深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正面乐观的看待生活中一切问题的。

这一时期孩子开始接收一些信息:规范化,纪律化等。文化知识的学习,标准化的涉入对孩子的想象空间有所压缩,自信程度也会有些下降。

六岁孩子在绘画上有很强的概括能力,想象力虽有压缩但还是很丰富。

 

(赏画说明)——

http://s15/mw690/75466084xcf8b06f06b8e&690

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提高绘画能力呢?

为大家总结如下——

6岁——9岁的绘画三项基本过程:发现、再现、表现

1、发现(从看——感受——了解的过程):

目的是:练习眼睛,捕捉事物的敏锐度。

会出现的问题是:孩子开始对写实表现有需求,但手眼不到位造成的落差会产生恐惧、不安、不自信。

解决方案:可让老师阶段性的示范,临摹以缓冲上此课程的时间段。

课程大概安排:以观察图片或做简单的写生为主,孩子概括自己观察到的之后,再以绘画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

 

(赏画说明)——

     2、再现(从了解——准确的呈现所看到的事物的过程)

目的是:提高手眼协调的准确度和毅志品质。

会出现的问题是:开始有绘画技术的要求,做不到时会退缩。

解决方案:老师、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要多看多练,开始画时可减小难度。

课程大概安排:写生(静态、动态)素描,色彩的初步介入

 

于林立:

如果我想画白色的物体,我要怎么画色彩呢?


小芳老师:

你的问题特别好!这是真正在思考绘画的孩子才会有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这些物体——

http://s11/mw690/75466084xcf97e28136ba&690

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那个是白色呢?可以说,这些都是白色,但都不是纯正的白。由于本身颜色的冷暖倾向不同,有的白色偏蓝发冷,就显得更白些,有的白色偏黄,就显得不那么白。如果我们仔细看身边的色彩,会发现,色彩是非常丰富和多变的。它会收到固有色、周围环境、光照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色彩出来。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粉红色的包,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上面不是只有粉红色。

http://s11/mw690/75466084xcf8b08822cda&690

    我们再来看看坐在你对面的人的脸。我们脸上有什么色彩呢?

看看孩子在观察过自己的脸以后,画的自画像。色彩的表现非藏大胆!

http://s8/mw690/75466084xcf8b091f9ff7&690

 

宋老师:

我们来欣赏画家高更画的人像。这种在人物面部表现丰富色彩的方式,在高更之后被广泛使用。之前的古典油画,人物的面部都呈现出一种“酱油色”。

有人问高更怎么画画,高更说,你看到的这棵树是什么颜色?那人说,是绿色。高更回答:好的!那你就用最好看的绿色去画它!

http://s16/mw690/75466084xcf8b099accdf&690
http://s12/mw690/75466084xcf8b09f8607b&690
http://s10/mw690/75466084xcf8b0a600bd9&690

所以我们会发现,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真正去看见的眼睛。

 

小芳老师:

3、表现(在再现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的情感认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的过程)

目的是:学习表现方法,充分打开思维,把自己似做物体本身深情融入体验情感。

课程大概安排:线描(1.装饰的表现方法学习2、民族图文的学习3、写生线描的运用)

 

(赏画说明)——

http://s8/mw690/75466084xcf8b0ab373f7&690
http://s16/mw690/75466084xcf8b0b2e648f&690
http://s9/mw690/75466084xcf8b0b9840f8&690

4、创作

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爱生活不单是追逐技巧。让技巧在自然过程中发生。让技巧为生活服务

 

(赏画说明)——

http://s9/mw690/75466084xcf8b0bf9a688&690
http://s3/mw690/75466084xcf8b0ca64592&690
http://s16/mw690/75466084xcf8b0d446d6f&690
http://s16/mw690/75466084x7b27815f770f&690
http://s1/mw690/75466084xcf8b0e3b16e0&690

 

(小芳老师拿了两张自己的线描创作给大家分享。边看边诉说画中的故事和当时的人文环境。说到动情处几度哽咽,大家也都听得很入迷。墙上挂着小芳老师怀孕期间的一个“幸福鸟”系列创作,充分表达了那个时期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张质朴美丽的线描画大受追捧,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小芳老师:

下面我们来说说几个经常会被家长问到的典型问题:

1、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绘画学习,对孩子有何影响及意义?

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进入小学以后,课业越来越多,类似画画这样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做的事情,担心会耽误孩子文化课的学习。

画画,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其实都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画画的时候,人的状态,基本上是偏安静的,往内观的,头脑接近放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非常适合调节身心。

尤其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关心孩子考分的成人很多,真正关注孩子内心发展状况的却有限。如果我们交给孩子一把可以打开心门,放松心情的钥匙,无疑也是我们了解孩子内心状态的最佳途径之一。

有些我们关注不到的东西,往往能从孩子的画中反映出来。比如孩子的人际交往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近期的心情状态等等。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做“绘画日记”,无疑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够舒缓压力,促进孩子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我们引导恰当,当孩子在绘画方面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也会成为增添孩子自信心的一个来源。

所以,只要我们方式方法得当,看似不利的因素,都会转化为正面积极的推动因素,助力孩子的成长。

2、什么是真正的“素描”和“色彩”,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接触时期?

经常有家长,领着刚上小学的孩子,来画室就问:“老师,你们这里教素描、色彩吗?什么时候教?”我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家长,都是被现在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高考绘画培训班给误导了的。

什么是素描?素描几何体?素描瓶罐静物?还是素描真人头像?

什么是色彩?用水粉颜料画画就是色彩吗?能画出彩色的瓶瓶罐罐、水果花卉就是色彩吗?

这些认识,都来自现在的美院高考制度,让大批带着孩子学画的家长们误以为,这些就是素描和色彩的全部。其实不然。

素描,简单来说,就是单色或者简单色彩的画。色彩,只有当情感参与了颜色运用的时候,才是色彩。而水粉,只是工具材料的一种。我们还有水彩画、丙烯画、油画等等。水粉画,由于被美术高考广泛使用,因而更为大众所熟知。

才刚上小学的孩子,适合学习那些因为要参加高考美术考试,专为应考而设置的学习内容吗?显然,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因为年龄尚小,对于光影、透视、黑白灰关系等专业概念理解不透,障碍了进一步学习的可能。另一方面,应考的学习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也不符和这个年龄段孩子活泼好奇的心理特点。

所以,硬逼着这么大的孩子学习高考美术那一套东西,无疑是不合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残忍的!

真正能够接触美术专业素描、色彩训练的时期,至少在134岁之后。而且是要走美术专业,未来想发展职业方向的孩子,才有必要那样去学。

 

(赏画说明)——

http://s8/mw690/75466084xcf8b0e9b85d7&690
http://s10/mw690/75466084x7b278180f9f9&690

3、如何协调、并融学校传统模式的教育与新型开放式教育?

学校教育和我们的校外教育,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对立起来看待。首先从班级人数的巨大悬殊上面,就不具备了可比性。

我们的工作,只是对学校教育缺失的某些方面的补充。就像孩子需要丰富的营养,我们知道有些营养,在学校的现实环境下,没办法给到孩子,于是我们就寻求别的途径去让孩子营养均衡。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小碗老师:

是的!不论孩子在学校受到何种教育和对待,我都都相信,父母在家庭中能给孩子的力量和滋养,永远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就如同《我的名字克里桑斯美美菊花》中那对可爱的爸爸妈妈一样。当然,美美很幸运,最后能遇见一位真正懂得孩子心理,保护孩子心灵的好老师,给了她最大的鼓舞和肯定。但我想,如果没有爸爸妈妈之前的,持续的,坚定的,积极正面的鼓励和爱护,小美美很可能在遇见那位老师之前,幼小的心灵就被彻底打倒了!

 

小芳老师:

4、临摹对孩子学习有何意义和帮助?

许多经过了开放、自由式绘画学习的孩子,初来画室,都会对我给孩子做示范和临摹练习感到“惊慌”。“老师,你怎么还给孩子做示范呀?这样照着画不是会局限孩子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吗?”

在了解了6岁—9岁孩子的绘画发展规律和需求之后,我想,这个问题不用我多说,大家也会迎刃而解了。

“开放的孩子如果能“收”得好,后面的发展就会非常顺畅,最终达到收放自如的状态”。

老师的示范和让孩子临摹,其实都是教给孩子一个能够引导他学习方向的模仿对象。

“模仿”,是孩子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说是本能。绘画学习,基本都要经过“临摹、写生、创作”三个阶段(次序因情况可变)。模仿是必经之路。模仿的过程,也是学习别人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过程。看多了,画多了,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独特的绘画语汇。

中国人的说法:“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给孩子选择的临摹对象和老师的示范,品质(不是难度哟)越高越好,要有值得欣赏和借鉴之处。

由于孩子个性不同,每个人总有适合和喜欢的作品,可以在个性相仿和喜欢的作品中,选择高品质的作品欣赏或者临摹。但要告诉孩子,绘画有无数可能性,这个不是固定答案或绘画标准。

5、所谓“结构”、“形准”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是画画中必然会碰见也必须去解决的问题。只是时间有早晚,程度有区分。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我们会先训练他们眼睛,在动笔之前,首先要“眼到”。观察到位了,手上的功夫,自然会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宋老师:

所以我常说“会看,就会画”。随着观察越加深入,练习越来越顺,孩子自然会越画越“准”了。但“准”,并不意味着好,更不意味着能打动人心。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做到形准是一种能力,形准不等同于像,恰当地说,形准就是: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所表达的形象。而对于内在结构,是一种空间感知能力,这种空间感知能力是一种本能,在不完全依赖眼睛的时候才可以出现。而常规的训练中很少提示这些。

对于空间和形准没有敏感度的孩子,是因为观察方法限制了自己的这方面能力,有老师合理引导,则比较容易完善这一能力。

 

6、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各类画种什么时候学?怎么学?

 

宋老师:

这些属于不同材料和不同美术体系,在美术实践和美术欣赏中,也各有特色。但总的来说,这里最大的差别是工具材料的不同。对于孩子,只要喜欢,并且条件允许,各种材料都可以使用。只是不要勉强,比如油画,初期孩子完全可以使用水粉材料替代,也有使用丙烯材料替代的,这些材料在使用上都有其特殊性,对于材料性能的掌握,有专业老师指导,比较容易掌握。另外有些颜料会有低毒,注意不要让年纪太小的孩子接触。

http://s5/mw690/75466084x7b2781d97494&690

 

小芳老师:

总括来说,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同意他们的自然发展状态。

最后提示大家,不要以此文为权威,这是老师在生活和带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和感悟,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希望给大家一些借鉴和方向。

今天的沙龙就到这里!感谢大家光临!

 

(沙龙结束后,大家沉浸在喜悦、温馨的氛围里,久久没有散去······)

 

 

 

                                                                   2012/9/19

 

 

 

*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叶唯和小碗的艺术群落”:262359515,一起分享孩子的绘画,交流内心感悟,共建善美空间!

http://s10/mw690/00299CIYzy6Pjqfc4jf4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