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内的苍蝇不超过两个。”昨天,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发布《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其中对于“苍蝇数量”的要求引起市民热议。对此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标准是希望北京的公厕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强制规定,更不会“派专人数苍蝇”。
标准要求,公厕开放时间应与场所开放时间同步,有条件的可适当延长。公厕的屋顶、墙壁、地面等须无积尿、积水、积灰、结冰、杂物。公厕应整洁有序,须每天消毒并设置防滑等标识。公厕提供的卫生纸、皂液(香皂)须及时补充。
标准还对公厕内臭味等级进行规定,从“无味”到“强烈臭味”共分为6级。同时公厕内广告不得影响公厕的使用功能,不得影响公厕内的观瞻,广告内容必须合法。
有很多市民有这样的经历,公厕内的挂衣钩丢失或者早已损坏却无人修理,随身携带的物品或者书包让如厕者极为尴尬。标准中对公厕设施损坏的维修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供水、供电、漏水、堵塞、公厕内外设置的标识、广告破损及挂衣钩等小修项目应立即修复,难度较大的须在12小时内修复。修复时间超过24小时的,需公示维修期限,并须指明附近公厕位置。(来自新华网)
对于公厕的苍蝇不超过两个,工作标准已发出,立即引起民众的热议,有人觉得这个标准好,他们认为这样公厕今后将会更加干净,上起厕所来舒服,出门游玩也方便;然而也有市民觉得:要做到公厕的苍蝇不超过两个,该如何定夺,难不成卫生人员进去数?
市民王女士说,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条要求是对公厕的卫生严格要求,“但是‘苍蝇两个’这样的标准让人看了有点儿想笑。管理公厕的人员每天要数苍蝇吗?检查人员也要满公厕的转悠找苍蝇?要是正好苍蝇就有两只,是不是就可以不打了?”
对于市民的质疑相关部门回应:规定要具体检查会灵活,个人觉得政府出发点确实是好的,毕竟很少出标准来规范公共厕所,特别是“某些地方的厕所”,比较好的旅游景点公厕倒是会有工作人员勤打扫,但是偏一点的,或者路边的厕所,就很少打扫了,里面不是墙上脏就是地面,厕所里面臭气熏天,有时候门都是坏的,无人修理,更不提其他的挂钩,用水什么的了。甚至有些重点高校的厕所都是乱七八糟的,大家都不愿意去教学楼上厕所,纷纷跑回寝室,基本上只要不是“急”,都会忍回寝室。所以对于厕所的管理迫在眉睫。
尽管政府出发点是好,但是还是会受到市民的冷嘲热讽,原因也很简单,政府“很少为市民做事”,市民与政府之间有着一天深不可测的河,不是市民不站在政府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而是政府基本上很少站在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才会导致屡屡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虽然此次政府制定的“公厕不超过两只苍蝇”的公厕标准,即使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但还是难免逃出网友的热议。
对于市民来说:我们不必吹毛求疵,既然政府已经开口制定标准,为市民服务,那我们也不必去纠结那“不超过两只苍蝇”的标准,那是政府和卫检人员的事,咱普通老百姓只需开心享受干净公厕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即可。况且有关部门已经回应:标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对于公厕的管理服务工作标准,是一种工作要求,还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标准,希望能引导这些公厕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不必去死结在两只苍蝇怎么数的问题,开开心心的去游玩,然后享受服务即可。
公厕苍蝇不超两只该赞还是该贬,我们其实没必要去纠结,它仅仅是个参考标准罢了,与咱民众无关,毕竟无标准不成方圆。同时也希望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也能在所有的市县实施,造福各方市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