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达特
小达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3
  • 关注人气:2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中国无一人因贫困失学简直扯谈

(2012-04-17 23:44:58)
标签:

小达特

教育部长

中国基本做到

无一学生

因贫困失学

教育

分类: 【时评】

   中国无一人因贫困失学简直扯谈

文/xiaodate 

    中新网12月28日电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8日表示,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8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报告中作如上表述。

  袁贵仁在介绍该纲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时表示,加大对困难群体扶持力度。具体如下:

  一是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

  袁贵仁表示,扩大资助范围,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覆盖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进一步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学生440万人,占在校生的22%。中职国家助学金覆盖学生的90%。

  另外,增设新的项目,学前教育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由地方建立资助制度,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

  与此同时,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每生每年1500元,惠及482万名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提高资助标准,2010、2011年,两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

  2010年秋季学期起,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年发放人数和金额分别突破100万人和100亿元。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袁贵仁如是说。

  二是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袁贵仁指出,一年多来,认真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2010、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79.6亿元奖补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较好的地区。

  三是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

  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各地关爱留守儿童的好做法,构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多维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网络。

  四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袁贵仁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2010、2011年,中央共安排41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001所。(来自今日惠州网

    【博主点评】看完这个之后,我又用手机看了看之前的微博,然而这则微博话题让我再次为之震惊,该微博虽然已经是去年12份的,但现在想想仍觉得的可笑。该微博话题是这样的:“教育部部长表示: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该微博话题来自新浪微博)
      恕笔者直言:这句话完全经不起推敲,中国人口十几亿,不怕一万也怕万一,中国目前还只发展中国家,虽说部分人已经奔小康了,但是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日俱增,教育部长永远是看不到中国最穷的人每天吃些什么?如何解决温饱,如何抵御严寒,如何接受暴风雨的摧残?今昔出此言何也?
      不知道这位教育部长在表示的时候,是躺在开着中央空调的个人办公室,还是坐在豪华的宝马的驾驶座上。任何一个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犯如此纸上谈兵,以偏概全的错误,更何况堂堂教育部部长?如今的中国,想基本上解决贫困生上学问题,重如愚公移山,岂能口说无凭?
      笔者作为一个贫困生,深知最底层穷苦劳动人民的尖酸;他们夏天顶着烈日辛勤工作,冬天冒着严寒四处奔波。他们夏天没空调,冬天没暖气,只有一把扇子摇啊摇,一炉炭火烤呀烤。们很懂得现实的残酷:不是不愿意供子女上学,而是他们卖房卖血也赚不到那高昂的学费。我们可以试算下:假设一个农民一家四口,平均每人种5亩地,一年种2季,一亩产2000斤稻谷,咱来算算一年后的收成:4乘5乘2000乘2等于80000斤,就算粮食涨到100块钱一百斤稻谷,也就八万块收入,如果再除去每亩地的化肥农药费按最低算平均400元,也得8000元,再除上抽水灌溉,虫灾,鼠灾,最后算剩7万,这种代价是什么?一家四口天天在地里忙活,而且把小孩也当成大人,一人5亩地,想想纯手工操作,哪个家庭能奈何?如果真这样发狠种田,谁来读书?如果让供两个孩子,收入就得减半,就成3万5了,如果再请别人帮忙干农活,还得花钱。家里正常开销,如果有老人还得生老看病,最多每年存两万,两个孩子上学,上高中都不够用?再仔细想想:一个人种五亩地,试试看,任何人都可以试试?就是拿40000斤粮食直接给你,你估计也得花上一个月把它全部挑回家!
      如果,还不信服,可以让一个正三十岁的壮丁去干这种活,干两年,我想壮丁就可以发生本质上的改变,瞬间老十岁!好吧!你可能会说:怎么不去打工?就算一家子都去打工,你觉得条件允许吗?谁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谁来管理那些被荒废的田地?假设他们都出去打工了,而且工资也上两千了,效果会怎么样?一年还是差不多的收获。如果真能通过打工致富还用得着贫困若干年吗?如果中国没有他们种田种菜,广大群众吃什么?那么多丘陵土地用来干什么?如果说你要吃温室里的蔬菜,吃美国进口的太空实验辣椒,吃泰国的人造粮食,没人会拦你的,只是后果自负。
      另外,教育部长的所表示的那句话中的:贫困补助制度健全!好吧!假设A同学家庭贫困但生性老实,和你很少接触;B同学家庭富裕,但自称家庭贫困,和你关系不错;C同学条件一般,学生会干部;D同学他爸是李刚,前些天还给我送礼了;你说你会把最高补助给谁,道理很简单,虽然制度健全,但是权力掌握在个人手里,贫困有用吗?贫困,和关系到底谁份量大,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的人说:那就选举吧!采用民主投票,谁家里贫困就把助学金给谁.好吧!首先先不说:这种方式的合理性,我们想,A同学家庭不错,平时也热情好客,经常请同学吃饭,和同学关系很不错;B同学条件最差,整天忙着生计和学习;C同学是班长,条件一般;你说如果你是大家你投谁?另外这种制度,根本上就不合理,贫困能一两句话就说得清吗?如果像演讲那样竞选合适吗?家丑不外扬,苦是能到处诉的吗?

当然社会上还有比种田更苦的穷困人群,他们生活在山区,连田地都没有种,读书上学就更难说了?再看看那些留守儿童,再狠心的人也不会言是他们父母的错,为了他们的学习,父母只能割爱外出打工了;如果生活在平原地区,用机械种地,那当然可以致富,何人不求?
      最后,在我的身边就有因家庭寒酸辍学的例子,谁能奈何?学校会帮你吗?社会会救助你吗?没有新闻媒体的宣传,我只想说你什么都别想,因为这就是现实!很多东西都只是理想的事,不可当真,这就是中国国情!中国基本上无一人因贫困辍学简直扯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