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是堕落的理由
文/xiaodate
妈,我要考研了,你能帮我多打点钱过来吗?我要报班!我要加餐!我要喝牛奶!我要补维生素!
——题记
旧的一轮研生帷幕刚刚拉下,新的一波又悄然而起!真是“长江前浪推后浪,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刚踏出高中的大门,就开始想关于考研那些事了,其实根本就不懂,也不明白为什么考研,只是大部分的人都羡慕那种从大一就坚定信仰,走考研路的人。正是因为有人追捧,所以有人愿意莫名的付出,坚定地为博“他人”一笑。
又是开始备研的时候了,前不久见一考研人发状态说:“除了点名的课,其他的课都不管了,爱挂就挂!”一开始很幼稚的觉得不可思议,就像前不久喝了一杯名为“芒果不可思议”的奶茶,奶茶喝完了,还在想为什么取名为“芒果不可思议”。考研和学习就那么冲突吗?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
然而当咋一看也差不多,现在的国情决定了,“向前一步就是幸福,退后一步就是孤独”,考研已经不再是一种对科学的追求与对课题的研究,而成了大学的继续,求职就业的门槛,难怪很多人拼死拼活的像高考般的追求那所谓的“门槛”。然而在这些选择备考的“考研人”中跟风的不少,盲目的居多,抱着试试的也有,真正有计划的寥寥无几。
有时候也曾和他们交流考研的心得与动机,他们(考研人)说:“大学学不到什么,上课还不如自学,等到毕业就差不多忘记了,真正用到的知识很少”。大学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的很少,确实有这样的现状,但也不完全在理,学习关键还是在于个人,而不是老师、学校或者家庭。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学习与各种因素有联系,但都不是主要的因素。多学点知识总会有用,更何况是专业知识。
最近和一考研的朋友走得很近,也经常在一块上课、自习。然而我却发现一些问题:自从他选择备研后,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完全改变了状态,不点名的课他选择去,点名的课他就带上一本考研单词书和一个手机,基本上手不离机的玩着,有时候我会说他两句,但是他很淡定的回答:“无所谓,现在把英语弄好,至于专业课以后还可以补,反正我读研后本科学得这些对我也不那么重要,以后学这些的时间机会多着呢?”
不少专业老师也发现了这种状况:“考研的同学基本上不再听课,也不再做作业了,基本上就是抄袭”。于是一位专业老师再也忍不住了,就专门花了不少时间来谈考研与专业学习这类的事情。老师告诉我们:考研和现在的课程根本没有什么冲突,反而有助于考研,况且大学期间学得知识很系统,如果这些解题技能没能好好的掌握,那以后想学都很难。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不一样,研究生在讲公式的由来,讲的细;而本科基本上讲如何运用公式,如何解题。所以那些考研的,选择延考、补考完全没必要的。
确实选择考研的同学似乎“高人一等”了,选修课不去,专业课选择去,本能学的不想学,做任何事情总打着考研的坨,给自己借口、理由。的确令人费解,但是老师的一些话似乎告诉了我们很多,考研真的不是堕落的理由,虽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但是并不代表任何事情都屈服于它,考研是对目前专业的深造,如果连现在的专业都不敬业,那么即使继续深造又能改变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为了一个学历、一个文凭?
当今中国社会确实是“文凭社会”,教育属于“学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难道不应该更深层次的想想,为下一代想想,为今后的教育想想,为国家的发展想想?虽然现在的社会现实单凭个人无法改变,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否效绩会更大点呢?
考研真的不是堕落的理由,学习不应该给自己找轻松的理由,既然选择了奋斗,那就对自己狠一点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