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湾】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

标签:
2015台湾趴趴走台北故宫博物院郎世宁来华300年特展故宫南院东吴大学钱穆故居 |
分类: 【港·澳·台】 |

第一展区(正馆)
故宫南部院区建于嘉义太保市,是在故宫既有的丰富收藏基础上,以亚洲艺术文化为展示主题的博物馆。于今年12月28日开馆试营运,试营运期间2015.12.29——2016.3.31免费参观。
今天出发比较晚,存好包一看到了午饭时间,在大厅右侧的闲居赋要了一杯拿铁和面包(120+70台币)。
进入参观,工作人员提示趁现在人少先去三楼看三宝,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博物馆里面不允许拍照、录像,所以今天全程只看和听,分外悠闲,原来拍片也挺累的。
第一展区共三层,中间有宽敞的台阶,在中正纪念堂傻傻的爬了三层台阶才发现边门有电梯,这回直接旁边找到电梯了。还是要小排队,俺站在边上看文字介绍,有工作人员递来一页资料,如下,背面有文字介绍。
实物除了“毛公鼎”还有一件如上图的“宗周钟”,以钟鼎彝铭汉字源流展为主题。
“宗周钟”是西周厉王最重要的乐器,“毛公鼎”是西周宣王的叔父兼重臣——毛公所铸礼器。钟铭123字,鼎内铸有举世最长的彝铭500字,合计623字钟鼎文。
在铜器上镂铸铭文,以述功纪德,既是史料实录,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宝贵源头。
礼乐文化,礼器之中,鼎列首位;乐器之林,钟居上座。
翠玉白菜目测长约25-30厘米,工作人员提示菜叶上有两只小虫,深感服务之贴心。
肉形石很逼真,犹如刚出锅饱含肉汁的红烧肉,拳头般大小。
三楼以铜器和玉器为主,看到一只鼎,鼎内的铭文为最早的土地契约书。以皇帝的镜子为主题的铜镜展,很值得细细欣赏。
二楼东侧的历代瓷器展,很有看头。展馆有提供定时中文导览和语音导览,俺以蹭导游为主。碰到辅仁大学师生来参观,听那位女老师关于历代瓷器的介绍很是受用。
一个不太起眼的鸡缸杯,联想到公鸡碗,俺是特别有印象的,这位老师介绍说拍卖出两亿的价格。还有珐琅瓷器都是很难得一见的珍品。
今年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来华300年,台北故宫二楼西侧有个“神笔丹青”特展,精选郎世宁相关作品100组件。题材涵括帝后肖像、花鸟类、百骏图、得胜图。
将近下午5点离开博物院,同学晚上7点约见,还有一些时间顺路去了东吴大学,看钱穆故居。下车后走挺远的路,幸亏校园内有公交车不必原路走出来。天黑故居关门虽是意料之中,不免又有些遗憾,如果先来再去故宫博物院,就两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