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5)——圣索菲亚大教堂
标签: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阿亚索菲亚清真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旅游 |
分类: 【2014土耳其】 |
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着一个喷泉广场,我们从蓝色清真寺走过来,四根高耸的尖塔和半圆的大穹顶首先映入眼帘
537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重建了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而且这一桂冠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巨大的穹顶而闻名,是拜占庭建筑的典范。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教堂内的壁画被覆盖,并加建了四座宣礼塔。
1935年,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将大教堂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原先的壁画有部分恢复,两种宗教同处一室,令世人瞩目。
在大教堂庭院,我们看到这堆破石头,它是教堂前身的遗迹
大厅的吊灯,对面蓝色清真寺也有类似的吊灯
圣母怀抱圣子壁画
走过一段七拐八拐的斜坡,上楼去
下图拍摄于教堂出口门洞上方,应该是原作品。
中间圣母怀抱耶稣,左边站立的是君士坦丁大帝,手捧一座城——君士坦丁堡。右边站立的是查士丁尼大帝,手捧一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前面说过是查士丁尼大帝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罗马帝国在地中海称霸,以弗所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会都城时,拜占庭这块土地并没有引起罗马帝国多大注意。直到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看中这块占尽地理优势的土地,迁都拜占庭并扩建之,后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东、西罗马彻底分裂,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直至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君士坦丁大帝是第一位昄依基督教的罗马皇帝,这对基督教的传播和兴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伊斯坦布尔有2600多年的建城历史,古称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大教堂出口,其外观色彩和建筑材料,使人联想到老皇宫庭院里的伊莲娜教堂,她的历史比圣索菲亚大教堂还要悠久,但两者都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