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辛追、素纱襌衣、T形帛画
标签:
湖南省博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出土文物漆器 |
分类: 【神州风采】 |
最新消息:藏有马王堆汉墓女尸和大量珍贵文物的湖南省博物馆2012年6月18日开始正式闭馆,进行改扩建工程。被誉为“东方睡美人”的西汉辛追夫人将在原地闭门“谢客”三年,到2015年才恢复开馆。所幸我已先睹为快,呵呵。
我是2011年11月初,主游张家界、凤凰,路过长沙,我一直对城市观光不太兴趣,长沙只安排一天时间。前面的湘西5日游耗费了体力不少,到长沙只想尽量休闲,早上睡到自然醒,两人一合计就到岳麓山随便走走,打算下午去湖南省博物馆,完全忘了省博是要早上去排队领免费门票才能进入参观的。
从岳麓山出来,想到错过了领省博门票的时间,下午驴友逛坡子街、黄兴路步行街了。我不想逛街,结果误打误撞参观了湘绣博物馆,遇到一位从省博过来的大四女学生凝儿,她告诉我下午还有发门票的,只是现在发门票的时间已过了。之前的资讯是从网上得来的,没想到下午还有发门票,那个懊悔啊!
心心念念我的省博啊,我决定就是进不去,也要外观一下,坐上公车来到验票口,听到广播不停的说今天门票已发完,请明天再来。站在门口观察,见几个游人围着工作人员,不一会儿几个人都放进去了,赶紧跟进,被拦住,说前面几个是出示了明天的车票,领导特批给票的。太好了,我也是明天晚上的机票,白天一天有岳阳跟团一日游的合同,这样我也被特批给门票了,哈哈,真的不要轻言放弃啊!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葬,是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共有三座,分别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2号墓墓主)、其妻辛追(1号墓墓主)及其儿利己(3号墓墓主)的家族墓。墓中出土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这些东西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意识、风俗习惯和贵族风貌等各个方面,是了解2100年前汉初社会的窗口。够我们现代的考古学者研究一辈子了。
馆内辛追夫人的“卧室”是模仿当年原状修建,距地面约8米,恒温恒湿,接近当年出土时的地下环境。
辛追夫人出土时仍然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可弯曲,创造了2000余年不腐纪录,备受世界关注,绝对是镇馆之宝了。女尸看上去有点暴牙,口腔有点黑,反正我是有点说不出来的怕怕,一点也没有拍摄的欲望。
内行看门道,我等只是看热闹,只想目睹两千年前的人类文明。三千多件出土文物,看到的只是部分,拍摄的是部分中的部分。
仆人木俑,我的点评:贵族死后还要那么多人伺候,可见生前之气派。
乐器和乐器俑,我的点评:反映了当时贵族之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写真。

云纹漆园壶,盛酒器。我的点评:古人的智慧,精美、完好、如新!
云纹漆案,一号墓出土,出土时案上置5个盛有食物的小漆盘,2个漆卮和1个小耳杯,耳杯上有一双竹筷。模仿墓主生前用餐的陈设,说明汉代贵族分餐而食。


镇馆之宝——素纱襌衣,衣长128cm,通袖长190cm,重仅49.5克。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我的点评:2000年前的织造技术相当了得!这件透、漏的素纱襌衣,不知道仅仅作为艺术品,用来收藏、欣赏的呢?还是具有使用价值?当年如果穿着,是不是件性感内衣
镇馆之宝——“T形帛画”,画面从上至下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T形帛画”长205厘米,上、下分别宽92厘米和47.7厘米,描绘了神话传说和祭祀等场面。
马王堆一号墓发掘的时候,发现在墓穴里有一层细腻的白膏泥,在白膏泥的里面,又是一万多斤的木炭,这两者加起来厚度达到2.5米。白膏泥和木炭,这一黑一白两种物质的结合,实现了马王堆汉墓的完美密封。这种神奇的密封效果,使墓室在2000多年里,不仅没有氧气,连细菌都无法生存,它完全是一座无菌墓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