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增值上盘的利润那么高?

(2016-07-29 22:45:12)
标签:

财经

教育

时评

文化

杂谈

分类: 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

http://s10/mw690/00295qTGzy73DHSKeg1e9&690


曾经有资方问我们为什么增值上盘的利润那么高?

我想利用之前交易银行的例子,作为解释的基础。

假设一家顶级银行发行一张10 年期,年利率 7.5%, 10 亿美元的中期票据,我们再假设银行本身的杠杆能力是10倍(一般是 822 倍之间,金融风暴后有所调整):

中期票据的发行面额是10亿美元。票据销售给一级平台 MCH的价格是 6亿美元(以10亿美元面额的 60% 发售)。假设资方的实际资金为 1亿,6倍的杠杆刚好允许6亿美元的票据交易。再假设 MCH转手的价格为 7亿,平台和银主利润则为 1亿美元(7亿6亿)。7.5%年利率的中期票据,10年里银行总共得付出

7.5亿美元的利息给持票方。银行本身的 Liability负债=6 亿 -10亿+7.5亿)=-11.5 亿美元

假设银行本身杠杆能力是 10倍,6亿美元现金则变成 6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金融系统,用于投入可以借贷给企业的流动资金。银行利用 6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每年赚取3%利息,10年得利总共18亿美元。银行 10年纯得利所得 =18 亿 -11.5 亿 =6.5 亿美元。

这里我们能看出在整个交易过程里,每一单 10 亿美元的票据交易,银行实得的利润为 6.5 亿美元。资方和平台得到 1亿美元的毛利润(纯利润到口袋是15%,其余85%必须进入美联储,世界银行等机构批准的人道和基础设施项目)。但是注入金融系统的现金流则为 60 亿美元!

所以即使资方觉得增值的回报很高,但是实际上美联储(欧元盘的话就是欧洲央行)利用这个机制创造了近60倍的现金流注入金融系统!

 

增值上盘的资金有风险吗?(重新整理)

 

最近有读者问了我关于资金风险的问题,我也花了很多时间仔细解答,我想把这题目重新整理一遍。

  •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增值上盘的利润是来自哪里?我会在另一个解说里更加详细的说明票据交易的细节,但是现在我们只需要明白增值上盘的利润来自票据交易。什么是票据?也就是MTN 之类,由世界顶级银行发行,可以是一年期或者多年期,到期由银行担保支付的银行债卷。这种由顶级银行担保的债卷,不单止本身就值发行的面额,它们也有年利息,并且每天在二级市场里交易着。也就是说,如果银主的资金变成票据,它们依旧是等值(加利息)的金融物品。这跟银主把钱存在银行里,由银行担保随时可以取现的道理是一样的。增值上盘的票据交易本身是个套利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买卖双方制定合同,还有买家先把资金落实到交易银行账号,才会发行票据,也就是说买家的资金不到位,票据不会发行。

  • 其次,银主的资金本身根本没有参与票据交易,所有票据交易的额度都是由额度银行所提供的。由于票据交易是套利模式进行,额度银行才肯批准提供永不减资不耗损额度用作交易。为什么需要额度银行提供交易额度?因为否则平台不可以认购票据。资方的角色仅仅是提供锁定资金,让额度银行启动并且提供交易额度给操作平台的交易团队,以套利的方式进行票据交易。

  • 其三,如果连交易额度本身都是不减资不耗损的资金,银主的锁定资金如何能受到影响?正是因为不会受影响,所以锁定函可以有保证资金不耗损的字眼。然而为什么需要银主资金锁定?因为BIS世界银行法不允许平台自己本身交易(否则就乱套了),必须确认有真实银主的参与和资金锁定才批准票据交易,所以必须有银主资金锁定。

总结以上三点,

第一,票据本身就是钱,票据交易本身就是个没有风险的套利模式,第二,银主的资金其实没有参与交易,连额度银行所提供的交易额度都是不减资不耗损的资金,第三,银主资金的锁定也是不耗损的情况下进行。所以我们能总结银主的资金根本就是没有丝毫风险,而是为了符合增值上盘的要求而锁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