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麂土著
南麂土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658
  • 关注人气:7,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它们,或许就没有古丝绸之路

(2018-11-06 10:47:07)
标签:

巴丹吉林沙漠

日出

沙漠之舟

古丝绸之路

旅游

分类: 行者无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e21bf0f01fbe42f2b90dc3a94837b6a2.jpeg

巴丹吉林沙漠最美日出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3766acbd773741e3a5a17cb13a37b1a5.jpeg天不亮从额济纳旗八道桥进入沙漠,沙丘是一座座巨大的黑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不过踩空了也还是柔软的沙坑。秋天的早晨无风,微微亮时,仿佛中已有早起的驼队身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912988ba1b4b4964ac9e386579f210af.jpeg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额济纳八道桥是沙漠的北缘部分,这里有大漠日出的雄浑壮美和夕阳晚霞的绚丽色彩,更能零距离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妙意境,是摄影艺术创作和沙漠探秘旅游的最佳选择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3ab62cb5b2ac4befa5de45a8252ec46a.jpeg巴丹吉林沙漠的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气候干旱,受风力作用,沙丘流动,但移动速度较小,往往呈现沧海巨浪之奇观。最高沙峰是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是世界最高沙山,俗称“世界沙漠珠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4118cf6943d94800af132ffda1869fbc.jpeg太阳缓慢的从沙丘后升起,天际殷红,沙丘黑暗,摄影师们在追踪骆驼队的脚步,仿佛可以听到驼队踩踏沙面的鸣沙声。透明的空气让太阳很快就爆开,星芒洒在地平线上,光影绰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4b80a60ab8864587902bc1bd606ca216.jpeg据说巴丹吉林沙漠的表层沙子下20—30厘米处为湿沙层,沙子孔隙里含有大量水分,受大断裂带地下水上涌、水汽蒸发引起沙丘表面湿度增大、固定性增强,进而形成高大沙山。另有说法是由于气候的干湿波动导致,当气候进入湿润周期,降水使得沙丘中的碳酸钙形成钙结层,将沙子胶结、固定住。当气候进入干旱周期时,流动的沙子不断在钙结层上加积,如此反复进行,沙丘就越来越高大了。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

古丝绸之路的不朽象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51213fffb2364ba0b9745d940f16d847.jpeg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忍饥耐渴,在没有水的条件下可生存3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骆驼由于胃内附生有水俘,作储水用,骆驼鼻子构造异常特别,鼻腔内布满弯曲微小气道,当骆驼大量消耗水分时,其分泌物变得干燥,形成硬膜,骆驼呼气时,这种硬膜能吸收来自肺部的水分。更重要的是,骆驼能发现人不能发现的沙漠底下的水源。背有肉峰,在极度缺水时,能将驼峰内的脂肪分解,产生水和热量。这些身体特征和生理功能保证了骆驼在干旱的沙漠中一代代地繁衍生存,也被人类选中成为货物运输的好帮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9d78dc8f3a2c47c9a1441da32df6624c.jpeg沙漠除了干旱,风沙也是在所难免的,人类在遭遇沙尘暴天气的时候,纱巾、口罩、眼镜这些轮番上场为我们阻隔风沙的困扰,而骆驼却可以安然自若地在沙漠间行走,靠的就是浓密的长睫毛,长睫毛可以阻隔风沙还能遮挡强光。骆驼的鼻孔中生有瓣膜,当风沙扬起,瓣膜就会关闭,来阻止风沙从呼吸器官进入身体。骆驼还有一个看家本领,起风沙时可以折叠起自己的耳朵,风沙便不会从耳朵钻进到身体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6cadef5b9094463aac37fea0dfd69b19.jpeg骆驼运输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通往西域漫长的道路上,要不断穿越大小沙漠, 要穿越茫茫无际,东西长1000余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过葱岭,才能抵达西亚、中亚,直至欧洲。若无骆驼这艘“沙漠之舟”,帮助预警和寻找水源,丝路商队怎能穿越那些浩瀚的沙漠,完成东西交流的使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ff54fdadab6f4107a48d7e8bd776b0ad.jpeg骆驼以梭梭、胡杨、沙拐枣等各种荒漠植物为食,吃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的几乎任何植物,却以血肉之躯开辟了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为商贸流通、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可以说,没有骆驼,就没有万里丝绸之路,没有骆驼,丝绸之路就不会延伸如此之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f2db7addf67348609a1cfcfa98b69fb7.jpeg驼影,年复一年地在广袤的沙漠上上演,这种古老的生灵,是万里沙海中唯一不灭的移动风景,叮当的驼铃,奏响的是雄伟壮阔的文化交流进行曲,它不仅成为沙漠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也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不朽象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