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疆哈萨克牧民转场原创摄影南麂土著 |
分类: 行者无疆 |

金秋时节,是新疆阿勒泰草原哈萨克族牧民开始大面积转场的时间,成百上千的转场牧民,形成连绵不断、浩浩荡荡的大军,所过之处,尘土飞扬、烟尘滚滚,成了新疆阿勒泰草原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小就勇敢强悍,能歌善舞、骑术高超,在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
每年十月哈萨克牧民就像候鸟一样,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迁徙,并最终到达百公里外的越冬地。像他们这样的传统转场生活已经延续了近
3000年。在古代汉文史书中,就把游牧民族政权曾形象地称为“行国”,其立国之本就是逐水草游牧养畜。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部分哈萨克族牧民同样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传统习惯。这些都是我从喀纳斯回乌鲁木齐沿途抓拍的场景。



秋日的阿勒泰草原一派金黄。

这是在从布尔津县通往克拉玛依一段公路旁,转场的牧民带着他们的羊群,融入朝阳金色的光线中,扬起的漫天尘沙,看上去更像是一幅重彩的油画。


他们就像追赶太阳的人。


这是等待转场一家。

有时候牲畜过多,路段崎岖,它们会跑到公路上来。



造成短暂的交通堵塞或演绎惊险的一幕。



晨光中等待转场的牛群。

牛群转场比较散漫,需要的通道更宽广。

从你眼前呼啸而过的一定是马匹转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能拍到一张算不错了。

骆驼在转场中大都承担着运输的工作。

往往是女主人抱着孩子骑在领头的骆驼上,其他的骆驼驮着分解成几部分的毡房和全部家当。

男人骑马赶着牛羊马等牲畜,浩浩荡荡地前行。走到哪里,晚上就宿营在哪里。


可爱的是,她们还会摆航母style。

近年来,随着新疆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展开,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逐渐减少,以后这样壮观的场景将会难得一见了。

游牧文明在旁观者的眼里不过是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一种习惯。但是,在亚欧大陆上,正是这样的游牧者与农耕人抗衡达30多个世纪,谱写了这一地区民族的几乎整个历史。
关注我,一起分享旅途的精彩:http://music.sina.com.cn/shequ/player/sinablog/blogPlayer.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