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沽月山人
沽月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99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凯尔特神话入门——读《史前英雄:凯尔特神话》

(2020-05-06 14:59:50)
标签:

读书

凯尔特

爱尔兰

神话

故事

分类: 读书笔记

本书是一本较为通俗的介绍凯尔特神话的书籍,对于那些想要对凯尔特神话传说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应该是一本合格的入门之作。

 

凯尔特人曾经势力广大,成为罗马帝国的劲敌,但并不统一,一盘散沙,相互敌对,甚至能不能算一个民族都存在争议。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现在大陆凯尔特的神话传说已经消亡,仅在爱尔兰及不列颠部分地区有所残留。

罗马人将凯尔特称作蛮族,也并非毫无根据,事实上,从他们的信仰上看,还尚未完全脱离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动物频繁的相互转化也正是将人置于自然界的生物链之中了。

凯尔特神话中经常出现猎犬、天鹅、雄鹰、渡鸦、野猪、鲑鱼等动物。猎犬常常成为英雄们进入彼世的引路的角色,天鹅是美人的化身,雄鹰代表了变形,渡鸦是死亡女神的象征,野猪代表了勇武,而鲑鱼则是知识和长寿的载体。

 

虽然说凯尔特神话故事中的神不像神,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神话与实际上的崇拜是存在割裂现象的。在实际生活中确有不少神话中没有或者很少提及的神深受崇拜。

爱尔兰的达纳神族确实不像神,但又具有神的一些特性。他们在与人类争夺爱尔兰的战争中失败,隐入各地的仙冢、仙堡,他们的世界与凡界平行存在,英雄们总是能够偶然穿过自然界的隐秘通过闯入。这样的情节让凡界也成了仙境的外围部分,变得迷人起来。

凯尔特神话中似乎没有专职的冥界,而是与达纳族的仙境相混淆。但进入这个冥界的通常是具有神性的英雄,而没有凡人。

所以说在爱尔兰神话中,与其说是对神的崇拜,不如说是对神化的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外来文化影响,逐渐出现了人格化的神。

达纳族实际上应该是变体的凯尔特众神,但或许是被基督教修士在记录过程中削弱,或许是凯尔特神话经过爱尔兰地区的流变而使众神成为仅具有神性的种族,但流传下来的爱尔兰神话,确实没有对世界起源的系统解释。

凯尔特文化中或许曾存在创世神话,但不一定在爱尔兰广泛传播。同为基督徒的记录,北欧神话中保留了世界的起源和人类的创造,没道理将爱尔兰的创世故事舍去。再结合爱尔兰不断遭入侵的史实,爱尔兰人本非这片土地的土著居民,他们的神话并非起源与爱尔兰地区。如果当真有创世神话,那么也是爱尔兰人将凯尔特的创世神话弄丢了。

 

在爱尔兰神话中,历史与传说混杂,爱尔兰故事中的英雄都有一种亲近自然而又超自然的神秘感。但本书对爱尔兰四大故事群的讲述并不完整,缺少了不少细节。但书中也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如被国王囚禁的美少女迪尔德丽在冬日早晨看到乌鸦饮食被杀的牛犊的鲜血,发出这样的择偶宣言:“但愿我的爱人头发像渡鸦一样黑,双颊像血一样红,皮肤像雪一样白。”这可真是具有哥特气息的血腥发言,但十分合乎阿尔斯特故事血腥暴力的氛围,尤其还隐射了迪尔德丽与爱人的悲剧未来。这也反映了凯尔特女性并非一般故事中柔弱善良的姑娘,他们有的像迪尔德丽一样聪慧坚贞,有的如斯卡哈般武艺高强,还有梅芙女王那样欲望强烈、自私无情、冷酷果敢的统治者。

相较于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的凯尔特色彩要更淡一些,且更多地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威尔士神话故事主要来源是《马比诺吉昂》一书,它在19世纪被整理并翻译成英文,这才在严格意义上被归类于威尔士神话,但据专家研究,最早的《马比诺吉昂四个支系》出自11世纪的史料。从内容上看,《马比诺吉昂》记述的都是王公贵族们的传奇故事,可以称作是具有历史性的民间传说,其中的凯尔特元素已经完全转化为威尔士本土特色的情节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基本是年轻的国王、王子、领主等,故而有学者称“马比诺吉昂”是“年轻的儿子”的意思。

而且书中的故事相对独立,即使出现同一个人物,在情节上也没有联系,可以知道这些故事并非系统作品。

 

而亚瑟王及其麾下骑士们的故事,起源于威尔士,在欧洲大陆发展为具有基督教色彩的骑士传奇,亚瑟王则成为基督教的圣王典范。

但是毕竟故事起源具有凯尔特色彩,故而亚瑟王传奇中的人物同时具有蛮族的好战、纵欲和基督教崇尚的平等、宽容等特征,这两者相互冲突和结合,存在一定的不和谐之处。

这里的骑士们的冒险故事,与爱尔兰故事中芬尼亚勇士们的冒险又有不同——虽然芬尼亚勇士团可以看做圆桌骑士团的一个早期原型。圆桌骑士们所表现的是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情节基本是打败敌人、赢得美人、继续冒险这样的结构,相较而言,芬尼亚勇士团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冒险经常是误入仙境、仙境救援、功成而归,更突出了整体的浪漫情怀。而且很多圆桌骑士的故事来自不同的源头,后世的加工者们只是通过故事将他们捏合在一起,他们的冒险经历存在独立性。

亚瑟王传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寻求圣杯,这是最具基督教色彩的情节。个人认为圣杯的原型应该是凯尔特神话中常常出现的魔釜,它能够生产源源不断的食物,甚至能起死回生。在早期的圣杯故事中,圣杯常常与剑、矛、石头这三件物品一同出现,而在爱尔兰神话中,达纳族的四件宝物正是命运之石、宝剑、神矛、魔釜,这可以从侧面论证牧师们将魔釜作为圣杯的原型是十分可能的。但是在已经基督化了的追寻圣杯故事中,圣杯虽然在事实上存在,但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追求,骑士们追寻圣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过程。

 

虽然近些年由于二次元的兴起,凯尔特神话借着这股东风广为人知,但也仅限于个别几个人物,大部分人物仍然默默无名。本书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名的翻译,我读过的几本关于凯尔特神话的书籍,除了库丘林等寥寥几人外,其他的人名翻译都大不相同,只能通过事迹进行猜测,为加深理解平添难度。

当前凯尔特文化只在西欧的边缘地区残存,虽然有一些人致力复兴凯尔特文化,但靠爱发电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同时,欧洲大陆已经完成了对曾经残留的凯尔特元素的吸收和消化,凯尔特文化绝不至于消亡殆尽。

 

 

(《史前英雄——凯尔特神话》,荷兰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费云枫、张晓宁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67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全书共计13万字。)

 

 

202055日星期二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