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评课稿
(2021-06-25 10:56:31)分类: 精品教案、反思、评课 |
听完杭师大远程培训课程祁老师执教的《蒹葭》一课,感觉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我感受颇深。我就本节课谈四点认识:
一、教法就是学法。祁老师注重学法的指导和渗透,如“抓住《诗经》诗句的重要表现形式:重章叠句、双声叠韵之特点来读,读出韵味”等。老师的教法很自然地变成了学生的学法。朗读的技巧、关键词的解读、语言的赏析、情感的渗透等,是潜移默化的、自然而然的,无形中形成了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味十足。语文课堂就是品味、体悟、学习和鉴赏的过程,所以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是不可少的。祁老师很是注重对诗歌精妙之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引领,例如“苍苍、萋萋、采采”的意境美;“长、跻身、右”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执着精神等。老师的预设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展开,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让我们也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验,透出浓浓的语文味。而且老师充满爱心的激励性评价给学生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和自主表达的环境。
三、设计精妙,层层推进,个性化非常鲜明。整节课贯穿一个“美”字,以读悟请,以读解题,设计了“读——看——听——感”四个层次,恰切地诠释了诗歌的形式美、节律美、情感美,且能从文本中走出来,巧妙解读 “伊人”,自然地深化了主旨。
四、成功的朗读指导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老师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了诗歌的韵味,品出了语文的真味,尤其是叠词的品美、加字的悟请,我感受最深,相必学生的感受和教育也最切。
另外,祁老师的文化底蕴深厚,所涉及的内容信手拈来,值得我们同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