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备课活动记录

(2018-10-30 16:46:13)
分类: 工作手册

七上第一次备课组活动记录

项目名称

讨论会

项目负责人

黄月娥

活动时间

9.5

活动地点

合班教室

活动主题

本学期计划

主讲人

黄月娥

参加对象

全体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先将本学期县里开展的有关活动布置,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老师提出合理的工作计划,然后形成书面计划,作为本学期的工作的目标

活动反思

与意见

教学进度和要求: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备注

1

预备

0

 

2

《语文第一课》《春》

5

 

3

《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6

 

4

《古代诗歌四首》和习作

7

   集体备课:写作

5

国庆公假

0

 

6

《秋天的怀念》《世说新语》二则

6

 

7

《散步》写作、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6

  集体备课教读课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6

 

9

《窃读记》、《论语》十二章、写作

6

集体备课文言文教读

10

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

6

 

11

考前复习《纪念白求恩》、

6

集体备课:作文讲评课

12

考前复习《纪念白求恩》、

6

 

13

《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6

集体备课:自读课

14

《猫》《鸟》

6

 

15

《狼》《写作》《皇帝的新装》

6

 

16

《女娲造人》《诗二首》《寓言二则》

6

 

17

写作、综合活动

6

集体备课 :复习课

18

《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6

 

19

期末复习考试

6

 

20

期末复习考试

6

 

21

 

 

 

过程确认

 集体讨论

 确定计划

http://s5/mw690/00293OeEzy7oNZYa3bKf4&690

http://s7/mw690/00293OeEzy7oNZYevwa36&690

http://s11/mw690/00293OeEzy7oNZYkOKeba&690

http://s15/mw690/00293OeEzy7oNZYjNcWae&690
http://s6/mw690/00293OeEzy7oO08qHEVc5&690

    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陈慧平

 

项目名称

集体出卷磨卷

项目负责人

黄月娥

活动时间

2018108

活动地点

小会议室

活动主题

月考命题

主讲人

游广胜

参加对象

全组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出卷人先针对本次命题的范围以及命命题思路做个简短的分析,然后将整张卷的考查目标说明一下,最后结合本月的教学目的,再查看这份卷是否达到了目的,然后从整体框架到最后细节进行磨卷,最后由主备人重新修改,然后再微信里上传卷,最终确定试卷

活动反思

与意见

过程很认真,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他们获得很大的收获。


http://s6/mw690/00293OeEzy7oO0jNwwJ95&690


附:试卷和答案

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卷首寄语——同学们,新学期,你迎着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新学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开学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

温馨提示:
1.全卷共5大题,15小题,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考生个人信息。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根据拼音按顺序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雨清新、润泽、甜美,少女般jio媚;夏雨热烈、粗gung而又奔放;秋雨的端庄沉静,总会使人静,使人怀想;冬雨,又是那般的自然chún洁。

2.按要求默写出相关诗文名句。(12分)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是:          

 (6)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                      ,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7)《江南逢李龟年》抒发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沧桑之感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5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     ,其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     》。2分)

2)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写了两位对他有深刻影响的老师。一位是寿镜吾先生,另一位是               1分)

3)下列对《朝花夕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B.《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社戏》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鲁迅幼年时的保姆。

4.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7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

(1)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补充描写春秋之景。(2)

春:                 夏:烈日炎炎

秋:                 冬:大雪纷飞

(2)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3)

                                                                              

(3)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2)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5---7题。(11分)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A吻,B)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选自老舍《一些印象》)

5.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季节)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水。甲文和乙文中水的共有的特点是          4分)

6. 请给文中横线句在括号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词,并说明理由。3分)

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A吻,B)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

我选(      ),因为                                                 

                                                                             

7.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8---12题。(10分)

梁衡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8.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两个特点?(2)

1                     _____  2                    _____       

9.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第段中加点词“扑打”和“涌”的表达效果。(3)

 

10.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

 

11.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三.古诗词赏析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1)这首诗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2)请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线句子的情景。(2分)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1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入门不顾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14.阅读文言语段《画蛇添足》,完成各题。(6分)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装酒具。

(1)    下面句子中友人惭,下车引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引酒且饮之                   B 一人饮之有余

C 一人之蛇成                   D 吾能为之足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3)这则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五、写作。(30分)
15. 花朵从未因风雨而停开放,土地也未因丰收而变得懒惰。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决不能在失败的悲痛中把时光消磨,只要生命还有脉搏,就让我们拥抱生活。

请以“与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4分)
2、(1)东临碣石(2随君直到夜郎西(3思君不见下渝州4)未若柳絮因风起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2分)

3 1)旧事重提  二十四孝图  2分)

2)藤野先生(1分)(3C2分)

4(1) 万紫千红  天高云淡2分)

(2)  示例:走进自然  领略美景3分)           (3)诵四季诗文(2分)

21分)(一)1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