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朗读、批注开启课堂——评课稿——郭丽娜

(2017-06-26 11:43:03)

用朗读、批注开启课堂

——简评洪老师的《一颗小桃树》课例

  贾平凹在散文《一颗小桃树》中,这样起笔:“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于没有写就一个字来。”培东老师在白河职教中心,以“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今天贾平凹只能写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发问,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思维涟漪层层漾开,在初夏微雨的清晨,孩子们清亮的眸子里,我看到了那含苞绽放的欣然。

  老师的阅读课,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课。

  这节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读描写小桃树姿态的句子。拉着孩子的手,在“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这段描写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让孩子们找出“哪个词最能写出小桃树的没出息?”孩子们不仅找到了“委屈”、“瘦瘦的,黄黄的”、“紧抱”、“弯了头”、“拱”、“角落”这些明显状态的词,还找到了“竟”、“才”这类隐含的词。

  学生细品字词的阅读体验之后,是老师放手给孩子们的自主读。读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这句话里贾平凹为什么把“笑话”这个词改成“说”的微妙区别;读第13自然段里“一片,一片”和第2自然段里“一片一片”的标点差异;这样的读在老师的这节课里,俯拾即是。

  最妙的是,他竟让孩子们读旁注!

    ——编者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批注?数!五个旁注,非常好,这就说明,读书的时候要看旁注。

    ——五个旁注当中,提了几个问题?三个问题,不待老师说,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是哪个?

    ——接下来再看,五个旁注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略读这一类散文的方法的。第几个?第二个旁注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方法的,一起来读一读。

    ——“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把“情感”这个词画出来。读散文最重要的是,品味作者在文字里的情感。这五个旁注以情感开始,也是以情感结尾。

    这一读,不仅告诉了台上孩子们阅读散文的方法,还让我们台下的老师明白了如何用教材教!就这样,浅浅地教。用好教材,不过度开发和解读,就是实实在在地,展开与文本、学生、编者之间的对话。更何况,新教材的编者,确实是用心之至。

  老师在课堂上这样对孩子们说,是说贾平凹用词炼字的高妙,更是在把自己的切身体验巧妙地告诉孩子,不露痕迹,却比打在PPT上专业的写作术语深入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