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主题探究指导教学设计(陈碧华)
(2017-06-22 16:28:52)| 分类: 精品教案、反思、评课 |
【复习内容】 中考小说专题复习系列之主题探究指导
【学情分析】
究其原因,有两点:
1.老师对小说阅读练习指导不到位,四道题当中,老师不清楚学生究竟哪道题失分最大,没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凭着感觉做题,常答非所问。
2.学生语文学习走向误区,以为语文中考就是“贝多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古诗文背诵,甚至是作文背诵上,导致阅读的训练少,就不可能探寻出阅读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科学训练,精细严格
2、情感目标:吸收怡情,累积升韵。
【教学重难点】:科学训练,精细严格。
【教学策略】:紧扣学情,以练代讲。
【教学思路】根据小说摸底测试,发现问题——“主题探究”题平均得分2分左右,而这一题是考查学生问题探究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考点。本课采用“做——导——练——评——练”的模式。通过学情,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和解题方法;然后做一道相同类型的习题再练习巩固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尽量能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领和引导学生掌握小说主题探究的方法,并且把这种方法通过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语文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1、小说《鞠躬》摸底测试,分析学情,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设计相同类型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序幕(导入):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面对语文中考小说阅读,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语文成绩的水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面对小说阅读,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并尽早补足它 。
二、开端:小说摸底测试学情分析
(一)、试题回顾:
“4.文章结尾写道“她身体肃立,朝着他们离开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联系全文内容,请你说说张小花鞠躬的原因。(5分)”
(二)测试反馈:
1、情感线索可理清;
2、人物形象能抓准;
3、语言赏析有方法;
4、但,领悟作品内涵:
答题模式尚欠规范——答不全;
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答不好
(三)、学情分析
|
分值 |
人数(45) |
|
5分 |
0人 |
|
4分 |
1人 |
|
3分 |
4人 |
|
2分 |
27人 |
|
1分 |
11人 |
|
0分 |
2人 |
(四)试卷展示: (三类答题情况:差、中、优)
三、发展:
(一)、学习目标: (两点: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二)、分析题目:(第一步
(三)、文本意识:(尊重并利用原文得出答案)
四、高潮:
学以致用:文章结尾说“潘帕斯建议委员会:请判一只狼无罪 。”联系全文,狼偷袭了村庄,吃掉了一个孩子 ,为什么潘帕斯还要判它无罪? (5分)——《请判一只狼无罪 》
1、分析题目(学生读题目,找题目关键词)
2、文本意识(带着关键词思考,回归文本找原因)
3、规范答题(筛选归纳信息,组织语言答题。)
五、结局:
(一)、吸收怡情,累积升韵。
摘选上学期做过的小说专题练习的优美文段,要求大声朗读,用心体会,吸收怡情。
(二)、总结:阅读语录:
细看题目用分解;
关键语句须圈点;
答案往往在原文;
分点表述要规范
六、尾声:推荐阅读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短信背后的秘密》、《火车六年不到站》、《夜深了,花睡了》
板书设计:
一、分析题目:
第一步
第二步
二、文本意识:尊重、利用原文
三、规范答题:按点答题,先总后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