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下语文第一次集体备课 高海波

(2012-06-16 23:57:17)
标签:

杂谈

分类: 集体备课九年级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昆阳二中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高海波

活动时间

2012.2.22

活动地点

三楼小型会议室

活动主题

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主 讲 人

高海波

参加对象

初三语文备课组

申请学时

主讲人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2月22日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在三楼小型会议室进行第一次集体备课。由高海波老师主备,全体九年级备课组语文教师共同参与备课。

教 学 设 计

教学三维目标突破

    1、理解环境描写的定义、特点

    2、掌握环境描写的多种作用,并学会运用

 

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

 以《故乡》和《孤独之旅》为例

 

学情分析

 学生环境描写极其薄弱,而这在阅读与写作中又非常重要

板书设计

   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   渲染气氛                          解题步骤

           烘托心理                           判断

           深化主题                           联系

           象征暗示                           选择

           推动情节                           表达

        

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

           后文铺垫

 

 

教     学    预   设

设 计 意 图

 (一)环境描写的定义

师:什么是环境描写呢?(出示幻灯片并朗读)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描写,因此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师:由此可见环境描写有哪两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复习课文,探究作用

师:我们先看看《故乡》里有几处环境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第2自然段、第12自然段、第88自然段

师:这些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1、渲染沉寂、悲凉的气氛,衬托 “我”悲凉的心情。

      2、暗示记忆中故乡的美丽。

      3、深化主题,表达“我”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小结:概括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

     2、烘托心理

     3、象征暗示

     4、深化主题

师:我们再来看《孤独之旅》,老师也找出了一些环境描写的词句。请判断属于何种环境描写,并说明作用。

明确:1、第10段。“鸭们不管......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杜子康的孤独、寂寞

  2、第15段。“鸭们十分乖巧......漂游者”      描写鸭们恐慌,烘托主人的恐惧。

  3、第21段。“这才是真正的芦荡......逃不走的感觉”   烘托杜子康恐惧。

  4、第33段。“时间一长......不再恐慌起来。”   烘托杜子康的坚强心理。深化主题:在孤独成长。

  5、第36段。“一早上......咔嚓声”渲染恶劣的天气氛围,反射杜子康的坚强。

  6、第47段。“雨后天晴......明亮”   烘托快乐的心情。

师: 大家说的很好,但以全文来看,文中的环境描写还有怎样作用?(推动情节发展)

小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1渲染气氛 2 烘托心理 3、象征暗示4、深化主题  5推动情节发展

(过渡)师:自然环境有这么多作用,那么社会环境描写呢?欣赏《变色龙》片段,看都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代背景    为后文作铺垫

小结:如何解答这类题型1、判断2、联系3、选择4、表达

练习1、    “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我的叔叔于勒》

明确:自然环境。烘托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之前轻松、欢快的心情,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沮丧、沉重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而突出了他们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

练习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孙犁《《芦花荡》

明确:自然环境。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的气氛。

 

三:中考链接。两篇练习。

(一)

三分钟!就剩最后的三分钟!按照安全好的,由姜雨作小结,谈收获,这课就结束了,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呀!偏偏这个时候,这个李冒儿,今天又举了手。果然,他大咧咧地站起来,说什么黄鼠狼是有害动物。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黄鼠狼吃田鼠和玉米虫,是有益动物,我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下课后,我把李冒儿盯了足足三分钟,盯得他脸紫红,头低下去,才算完。

五点了,幼儿园该放学了,接儿子去。抬头看看天,灰的,没有风,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地立着。没几步就到了幼儿园门口,看见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儿正觅食呢,老母鸡“咯咯咯”的在前边跑着,小鸡们“叽叽叽”的在后边追。正看鸡呢,突然听有人喊我:“嘿!王老师,正要找我呢。”我一看是儿子的老师,连忙陪着笑:“是李老师啊,有事儿吗?”李老师也就喋喋的说开了,原来李老师今天也公开课,讲的是《小猫病了》这一颗。说小猫病了,小狗狗来看他,带来了香喷喷的一盆子骨头;小兔子来看它,带来了翠绿绿的一篮子萝卜和白菜;小松鼠来看它,带来了藏了一个冬天的小松果儿。多好的课文呐,可儿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小猫病了,为什么不送医院呢?驴唇不对马嘴,老师这课就没法上了。

正说着呢,儿子蔫巴着出来了,我牵了儿子出来。抬头看看天,灰的,没有风,行道树整齐地呆立在那儿。小猫病了,可不就该送医院吗!小猫病了你就送它鱼,也不一定顶事儿啊!我摸摸儿子的小脑袋瓜,心里正琢磨着怎么跟儿子说呢,又碰到了那群觅食的鸡,突然记起小时候祖母教我的一首儿歌:“母鸡骂小鸡,你是个笨东西,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叽叽叽”

 

两处环境描写前后照应(1分),看似相同,但同中有异,前者侧重衬托“我”郁闷的心情,后者侧重暗示整齐划一、压制创新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或答暗示姜雨涵这样缺乏创见、没有生气的乖学生随处可见(1分)。如有学生抓住“立”与“呆立”的差别,谈及暗示了“我”已经意识到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可得全分

(二)秋天的怀念

 

四:写作训练。5,运用环境描写,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这次考试成绩又不理想,我呆坐在窗前……

五、总结。今天我们主要探究分析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鲁迅的其他小说作品并说说其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以《故乡》和《孤独之旅》为例

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方法,思考应该怎样进行环境描写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广阔的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环境,而且要让学生学会用心灵感受环境。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