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波 九年级语文上册与下册教学计划与进度表(修正稿)
(2011-09-21 14:58: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集体备课九年级 |
昆二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与进度表
一、教材分析
人教课标版九上语文教材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的课文分为精读和泛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25篇,精读课文13篇,泛读课文12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材将课文分为6单元,每单元一般4篇课文(只有第5单元文言文安排了5课)。在每单元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课文前设“阅读提示”,每篇课文后设“研讨与练习”以及“读一读,写一写”。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要在反复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
第二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第三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关键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第四单元教材编排随笔和杂文四篇,读的时候,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同时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第五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够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
第六单元要求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六个单元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现代文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文言文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总之,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二、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
周次 |
课 |
|
备课 |
|
|
1 |
1沁园春.雪 |
2 |
备课组 |
|
|
2 |
2雨说 3星星变奏曲 4外国诗两首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5敬业与乐业 |
1 1 1 1 2 |
备课组 |
|
|
3 |
6纪念伏尔泰… 7傅雷家书两则 8致女儿的信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
2 2 1 1 |
备课组 |
|
|
4 |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21陈涉世家 |
2 3 |
备课组 |
|
|
5 |
22唐雎不辱使命 23隆重对 |
2 |
|
|
|
6 |
国庆放假 |
|
备课组 |
|
|
7 |
第一次月考 17智取生辰纲 18杨修之死 19范进中举 |
3 1 2 |
备课组 |
|
|
8 |
20香菱学诗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
2 2 |
备课组 |
|
|
9 |
24出师表 25词五首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
3 2 3 |
备课组 |
|
|
10 |
期中复习与考试 |
|
|
|
|
11 |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应有格物致知… |
2 2 |
备课组 |
|
|
12 |
15短文两篇 16中国人失掉…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
2 1 3 |
备课组 |
|
|
13 |
9故乡 10孤独之旅 11我的叔叔于勒 12心声 |
2 1 2 1 |
备课组 |
|
|
14 |
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 |
2 4 |
备课组 |
|
|
15 |
第六册 第五单元 第二次月考 |
4 |
备课组 |
|
|
16 |
综合性学习(三) |
1 2 2 |
备课组 |
|
|
17 |
第六单元 |
4 2 |
备课组 |
|
|
18 |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六) |
6 |
备课组 |
|
|
19 |
期末复习 |
4 3 |
备课组 |
|
|
20 |
期末复习与考试(包括第五册与第六册的第3、5、6单元) |
|||
一、周教学及复习计划
|
周 |
教 |
备注 |
|
1--4 |
完成九年级(下)第一、二与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
|
|
5 |
1、文言文复习:九年级(下)课内文言文 2、第一次模考(3月8-9日) |
|
|
6(第一轮) |
1、语言积累专题(一):汉字认读、书写、 词语运用 2、语言积累专题(二):句子仿写、续写,古诗文默写 3、语言积累专题(三):病句修改、标点使用、修辞等 4、作文训练指导(一) |
|
|
7 |
1、语言积累专题(四):名著阅读、信息概括、拟写标题广告口语交际、实践探究 2、语言积累专题(五):综合性学习(包括《文化温州》) 3、文言文复习专题(一):七、八年级课内重点课阅读 4、作文训练指导(二) |
|
|
8 |
1、文言文复习专题(二):九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 2、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实词词法归类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文言文复习专题(四):虚词归类复习 |
|
|
9 |
1、文言文复习专题(五):重点字词、文言句子翻译复习 2、文言文复习专题(六):文言知识整合(课内外阅读测试 3、清明节放假 |
|
|
10 |
1、现代文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2、现代文复习专题(二):论说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3、作文训练指导(三) 3、第二次模考 |
|
|
11(第二轮) |
综合训练(12套) 作文训练 |
|
|
13 |
3、“五一”放假 |
|
|
15 |
第三次模考 |
|
|
16--17 (第三轮) |
1、查漏补缺,难点复习 |
|
|
18 |
1、中考考前指导 2、中考(6/12、13) |
|
二、主要措施与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
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
复习过程中,兼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
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印刷工作。
三、作文指导大体计划
|
|
|
|
|
周次 |
内容 |
|
|
3 |
命题、半命题作文 |
|
|
|
|
|
|
5 |
命题、半命题作文 |
|
|
|
|
|
|
7 |
话题作文 |
|
|
|
|
|
|
9 |
话题类型 |
|
|
|
|
|
|
|
|
|
|
|
|
|
|
|
话题作文 |
|
|
|
|
|
|
15 |
命题、半命题作文 |
|
|
|
|
|
|
17 |
话题作文 |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