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交集——对人际关系的新思考

(2022-09-07 13:20:24)

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

这些关系有的浓,有的淡;有的亲密,有的疏远;有的转瞬即失,有的恒久不变;有的益于双方成长,有的造成彼此消耗;有的令人快乐无比,有的令人痛苦不堪。

如何构建和生活在好的人际关系中?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往往被认为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从科学角度看,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最终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当然,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认识人际关系的本质,本文从交集概念开始对人际关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新的思考。

一、人的交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数学上的交集。如图1。

  人的交集——对人际关系的新思考

              1   二人交集

基于人类基本相同的价值观,人与人在能量上总是有差距的。所谓能量人的生存能力、认知能力和生存资源的总和包括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两大部分。我们可以用能量集的大小来表示人与人之间在能量上的差距。假设能量集是圆形的,而能量半径就是能量集的大小的量度

如图1所示,A和B表示两个人(如夫妻、兄弟或朋友各自的能量集C为A与B的交集,表示A和B分别在这个关系中投入的能量(如时间、精力、财富和信息等)

双方都希望形成交集是两个人建立关系的前提,而交集的大小则决定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

如果从绝对值上看,AB两人在彼此关系中的投入是相等的都等于C

但是,如果两人的能量半径不同,如R>r,那么可以得出C/A

即相对于自身能量而言,A在双方关系中投入的比例要小于B在双方关系中投入的比例。

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将会逐渐导致能量半径小的一方对维系这种关系的抱怨同时,也会逐渐弱化能量半径大的一方对这种关系的关注度。休谟在《人性论》中写道:“在观察低于自己的人时,我们会感到得意;跟高于自己的人比较,我们又会感到耻辱”(北京出版社,107页)。得意和耻辱是很难和平共存的。因此,这种情况将成为影响二人关系持久性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的能量集包括家族影响和家庭条件,因此,就夫妻关系而言,一般来说,门当户对是婚姻关系稳定持久的前提。

理想和持久的两人关系一般具有双方能量半径相同或相当的特点。但这种情况在能量半径大的人群中往往很难发生。如果对人的能量半径进行统计,应该符合正态分布,能量半径很大和很小的人都很少,大部分人的能量半径处于平均值。所以,高手往往是寂寞的。

鲁迅曾给瞿秋白写过一副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显然,鲁迅把瞿秋白视为能量半径相当且愿意建立知己关系的朋友,这种朋友罕见,有一个就足够了!

其实古人也不提倡能量半径相差过大的人建立友情关系。《中庸》说的“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就包含这个意思。

古人追求的理想的朋友关系,大致也符合这个特点,如是钟子期和俞伯牙在高山流水中的精神共鸣,如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即便是同胞兄弟关系,也是只有在能量半径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恒久而深沉,如苏轼和苏辙。大文豪苏轼妇孺皆知,而他的弟弟苏辙虽然名气没有东坡大,但也是才高八斗之人,和哥哥同年考取进士,作文章同为唐宋八大家,也算著作等身,名垂千古。苏东坡一生阅人无数,结交甚广,但最牵挂的始终是弟弟苏辙,他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为苏辙写的。

二、交集的互补性

人们建立友谊关系,往往有一个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需求。所以,如果两个人能量集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即便他们的能量半径相同,他们两人也不太可能建立持久的友谊。

《黄帝内经》说人分五行,即人的身体和性格特点可以分别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人的能量集的种类也可以用五行来划分。如有的人的能量像木一样生机勃勃,有的人的能量像火一样炽热执着,有的人的能量像土一样宽厚包容,有的人的能量像金一样坚硬锐利,有的人的能量像水一样灵动善变。

五行有相生相克原理,相生的人之间交友当然很好,如属金的人和属水的人在一起,金生水,相得益彰。但是如果相克怎么办?如水克火,属水的人能和属火的人交朋友吗?答案是可以,但要遵循规则。水在八卦中为坎,火在八卦中为离。坎离相交,坎上离下为既济,离上坎下为未济。八卦以下为先为主,故离主坎从为既济,坎主离从为未济。所以,属水和属火的人也可以交朋友,但要遵循火主水从的原则,要让属火的一方主导,属水的一方配合,必将友谊长存。如果反过来,让属水的一方主导,属火的一方配合,那将矛盾重重,最后势必分道扬镳。

三、能量集的增扩

能量半径大的人更容易构建并维持较高层次的人际关系。所以,希望构建并维持较高层次的人际关系的人应当不断增扩自己的能量集。

每个人的能量集符合耗散结构特征,耗散结构的特征之一是:对于开放系统,靠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产生负熵流,使系统熵减少形成有序结构对于孤立系统,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其熵不减少,不可能从无序产生有序结构。作为有序结构的能量集是不断增强、不断丰富、不断成长的;作为无序结构的能量集是逐渐消弱、逐渐单调、逐渐萎缩的。

因此,保持开放包容生活态度和持续学习的求知精神对于能量集的增扩是非常重要的。

四、失去自我的人际关系

在二人交集中,如A与B的交集等于B, 也就是说B成了A的子集,那就意味B把自己的能量集的全部都投入到与A的相互关系中。在这种情况下,B就失去了自我。如图2。

           人的交集——对人际关系的新思考

                    2  失去自我的B

失去自我的人只能生活在对方的影子里,无法为自己创造价值,而且很可能会成为被忽视或抛弃的一方。失去自我的情形容易发生在能量半径悬殊的二人关系中。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旧社会的主仆关系、旧式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关系就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当今社会有些女性婚育后便离开职场做“全职太太”。这种选择很容易渐渐地失去自我。一旦离开职场,就会逐渐与主流社会脱节,难以了解新的信息、接触新的思想,久而久之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最终丧失对生活的主导能力。所以,女性无论如何不应做“全职太太”。

失去自我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发生在1978年11月18日,九百多吉姆·琼斯(Jim Jones)创立的人民圣殿教信众在南美洲圭亚那琼斯镇集体自杀也包括部分他杀)。这些人长期且全身心地在琼斯的能量集里生存,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

所以,即便你的能力半径比对方小,而且可能小很多,即便对方的魅力让你喜爱甚至崇拜,你也绝对不要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双方的关系中,绝对不能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绝对不能失去掌控自己命运的主动权。

五、多人关系

二人关系是多人关系的简约。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需要面对的是多人关系。

可持续的多人关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能量半径大致相同。这种情况常见于兄弟姐妹或大学同学中。在兄弟姐妹中,基于血缘的亲情是能量集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和谐的兄弟姐妹关系中,相互之间的联络频度和关心程度大致是相当的。同样,在大学同学中,基本相同的认知能力是能量集的主要成分,因此,在持久的大学同学关系中,相互之间的联络频度和关心程度大致也是相当的。

在多人关系中,如果设置三个条件:1、一个人和他的所以伙伴的能量半径是相同的;2、这个人和所有伙伴的交集是同样大小的;3、这人的所有伙伴之间的交集也是同样大小。那么,可以轻松地证明,这个人的伙伴数量的最大值是6。如图3。

          人的交集——对人际关系的新思考

      3  一个和六个能量半径相同的交集

一个人最多只能结交六个和自己能量半径相同的朋友。当然,这是一种严格遵循假设条件的极限情况。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很难结交这么多与自己能量半径相同的朋友。而且,一个人的能量半径越大,他就越难结交到更多的与自己能量半径相同的朋友。

在这种一人与六人的交集中,如果所有交集都等于零,那么图3的形状就会变成图4的形状,即相互相切。相互相切意味着互相之间没有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深交,只有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通道。这种情况相当于庄子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庄子欣赏的君子之间交往的最高境界。君子之间,无需利益交换,可以坐而论道,也可以吟风弄月;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相忘江湖,互无牵挂也绝无恩仇。

即便是这样的神仙伴侣,一个人能结交的也不会超过六个。

               人的交集——对人际关系的新思考

         4  能量半径相同但交集为零的相互关系

 

六、交情与交易

孟子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这里隐含的逻辑是:当我爱你的时候,你要报答我以亲;当我礼让你的时候,你要以同样的礼让回应我。

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其实是希望从对方有所获得的,这种获得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为了这种获得,我们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这种付出与获得的过程相当于交易。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即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慈爱是需要回报的,好像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回报一样。西方人似乎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养育儿女的父母依然需要回报。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就写道:“在家庭关系中,回报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的是父子之间的亲情”。其实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是错误的。一个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付出应该是对他的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回报。

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二人或多人关系中,交情与交易不但是相关联的,而且,交情的长短和深浅是由潜在的交易内容的轻重与大小决定的。

希望享受交友快乐的人,应该明白自己能够给予对方什么,并因此正确评估相互关系应有的长短深浅状态。自己能够给予对方的东西,一定是自己能量集里有的东西。而你希望从对方得到的应该是你自己的能量集里没有的。所以,互补性是交情的前提。

既然交情如交易,就需要遵守公平合理的原则。但是交情难以用通常的交易工具——金钱来衡量,那么如何能体现公平合理呢?有一个办法,就是延长维持交情的时间。如果两个人都愿意长期交往,这就表明他们的交情是公平合理的。

结论

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值得珍惜的。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心态是构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在能力半径相同的人之间容易建立持久的友情。不同能力半径的人在相互交往中应当保持人格的平等和独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