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投影》的教学反思 张兆赵
(2016-01-15 13:41:44)分类: 精品教案及反思 |
《投影》的教学反思
一、关于授课内容的教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投影与视图》的第一节课,根据《课程标准》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贯穿合作、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以教材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特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为: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探索、了解投影、投影线、投影面,掌握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并正确区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能够确定物体的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技能目标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动手实验和合作交流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索中获取新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爱学习、爱生活,敢于探索创新,在学习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探索中投入更大的热情。
二、学习本内容的基础以及今后有何用处
本章有投影和视图两个基本内容,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最后安排了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投影和视图是初中教材的一个新增内容,主要是因为本章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知识是在学生已具有绘画简单三视图,并且已经掌握了相似形与位似形及初中物理中:同一时刻物高之比等于影长之比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为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及将来在机械制图、绘画等领域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诊断
本节课学习,我设制了六个活动:
活动一:老师先利用投影机光源作手影,再用一些生活中的情景图片引出投影现象,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较容易得出投影的要素:光源、光线(这一点学生没直接说出,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才想到的,因为其意识中是有光源,就会有光线)、投影物、投影面。并且学生已具有很多生活经验,所以可以很快从生活中提取投影现象,这时容易把课本中的投影与实际生活的影子等同,而忽略了我们数学中所说的“投影”中投影面是一个平面,而生活中的影子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但通过学生交流,不难发现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投影面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现象。
活动二:在举出生活中的大量的投影现象后,学生运用比较思想,很容易初步感知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区别。
活动三:在学习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时,学以致用,从练习及变式中让学生体会如何判断其是何种投影及如何画物体的投影,并领悟类比思想及比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