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复习课 评课稿 池长泉
(2014-01-09 20:59:14)| 分类: 评课 |
1、高屋建瓴,统览全局。
张老师能够系统的把握教材,整体处理教材。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本节课一开始由数到式及方程再到函数,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梳理知识的时候,教师适时介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优化认知结构(2)把一次函数、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及方程组联系在一起。系统分析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实现了知识的前挂后联,使知识条理性,系统性,这对初二学生复习尤其重要。
2、自主探究,分层推进。
在教学设计上,导入自然,环节紧凑、流畅,既有对优秀教学方法的吸收,又有个人的创新、独到之处。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完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在题组训练中,从基本练习、例题精讲一直到巩固练习,设计均有层次,有坡度。除了必要的练习外,还有进行一些变式的训练。不仅如此,教学时,还注意了题目的挑战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不同水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新收获和新提高,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
3、多管齐下,注重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主要使用了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体验到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放手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操作,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同时让他们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并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对问题的科学探究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张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画出函数图象,然后从图象上进行观察,得到性质。以后环节,无论是例题、习题、及习题的处理,张老师充分利用函数图象,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老师只引导点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知识,使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主人,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5、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与渗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数与方程(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6、业务精湛,善于质疑。
个人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语言语调好,注意了与学生的互动,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善于启发,提出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浓厚兴趣不仅来源于极具现实意义的学习素材,更源于老师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处理例1时步步追问能紧扣思维脉博、变式引伸的问题又带来了挑战性的悬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不足与建议:
1、课堂容量较大,致使部分问题处理简单,不利于中下游学生接受,容易形成断层。复习课要面向全体,不能照顾中上游的学生。
2、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次函数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能多从实际出发,举一些生活中的函数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张老师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成功完成了一次函数复习的教学任务,知识与能力并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今后努力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