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不等式教案及反思-------谢作桃

(2014-01-07 19:47:22)

                                 3.1 认识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能力目标: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                  .

情感目标:1、感受生活中除了等量关系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初步体会不等式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和列不等式。.

2、 难点: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引入

问题情境1:下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用怎样的等式表示?

天平左盘放2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右盘放质量分别为50克和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设小球的质量为x, 你能列出怎样的等式?

                         2x=150

问题情境2:天平左盘放2个质量皆为x克的小球,右盘放质量为100克的砝码,天平倾斜,此时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能用等式表示吗?若不能,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呢?

                          2x150

二、导出课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不等式--------板书《认识不等式》。

合作学习:

 


1)要使代数式       有意义,x的值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

 


2)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       ,则a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3)小聪小明玩跷跷板(1),小聪质量p(kg),书包质量2kg,小明质量q(kg),怎样表示p,q关系?

 

4)某段路限速40km/h(2),汽车速度为v(km/h),怎样表示v40之间的关系?

    

 

 

三、探究新知:

1、概念: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x3a02x150qp+2v40,这样用符号“<”(或“≤”),“>”(或“≥”),“≠”连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这些用来连接的符号统称不等号。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不等式?

   1a2+10   2a +b = 0 3x – y1 43aa+40  53+612

   6x +2y     73+68

 

3、讲解例题

1  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

1x2倍与1的和小于x

2a是正数

3ab的差的平方是非负数.

列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根据不等关系,选准不等号;    2)确定不等号两边的代数式。

 

4、课内练习

1y2倍大于1y的和

2减去10不大于6

3a21的和不小于5;

4ab的差至少是2

5)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11、已知:x1=-1x2=3,请在数轴上表示出x1x2的位置。

 

   -5     -4       -3       -2       -1       0        1        2        3        4        5

 2)若 x< -1    , 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吗?

3)若 x3 ,在数轴上又要怎么表示?

4)若 -1 x 3  , 在数轴上又要怎么表示?

 

小结: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步骤:(1)画出数轴;(2)找准界点;(3)确定方向。

 

6、已知实数x在数轴上的图象如下,你能表示x的取值范围吗?

  

7、合作探究:

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xa?

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xa?

3)如何在数轴上表示bxa(ba)?

 

8、讲解例2

一座小水电站的水库水位在1220m(包括12m20m)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设水库水位为xm.

1)用不等式表示发电机正常工作的水位范围,并把它表示在数轴上;

2)当水位在下列位置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吗?①x1=8;②x2=10;③x3=15;④x4=19.

请用不等式和数轴给出解释.

 

 

四、总结:

 

 

 

 

5、课外拓展:在数轴上有PQ两点,其中点P所对应的数是x,Q所对应的数是1.已知PQ两点的距离小于3,请你利用数轴.

1)写出x所满足的不等式;

2)数-105 所对应的点到点Q的距离小于3吗?

3)写出(1)中不等式所有的整数解。

 

 

反思: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认识不等式》,其实对于不等式学生早有接触,在小学时,老师就有让学生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只是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把知识系统,更加概括的描述出来,更专业。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考虑量与量之间关系是不全部是等式关系,有大量的不等关系存在。所以本节课设置我是先以天平保持平衡引入,学生自然能想到用等式连接2x150,后来当天平不平衡时很自然就过渡到不等关系,引出课题。

在合作学习部分,让学生见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存在的不等关系,让学生更多更全的接触不等式,从而对“不等式”下定义,学生较好理解。只要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就是不等式了。当然,有了“不等式的概念”后,应该让他们去辨别它,于是后面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就是:“辨别不等式”,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接下来是列不等式,根据问题中的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抓准不等号及不等号两边的代数式,就很轻松的列出不等式。

至于不等式在数轴上的表示,应该先从数轴上表示数开始引入,因为在这个方面已有认知基础,3能在数轴上找到,它所对应仅仅只是一个点,那么比3小的数有几个?是哪些?在数轴上找出来后它们的分布图有什么特征?很自然地、一气呵成引到不等式在数轴上的表示。当然到“xa”在数轴上表示需要让他们进行讨论探究,最后产生认知冲突在解决困惑,学生自然能够理解的深刻。至于最后一个例题我在处理时是把它进行改编,把点先在数轴上呈现出来,再让学生看图像找范围我认为更加合理,不像课本中的例题那般别扭。这是我最本节课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