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复习课教案及反思--王玲玲
(2012-01-06 16:00: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精品教案及反思 |
《直角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知识回顾环节,复习归纳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借助看看谁最快环节,复习巩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
3.借助综合应用环节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方程,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线段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算一算
如图,在△ABC中,∠C=90°
(1)若∠A=40°,则∠B=
(2)若AB=10,BC=6,则AC=
(3)若CD是中线,若AC=8,BC=6,则
CD=
(4)若∠A=30°,BC=6,则AB=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引导,培养学生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断提取再现与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会数学地思维.
2判一判
(1)在△ABC中, 若∠A=26°,∠B=64°,则△ABC是什么三角形?
(2)在△ABC中, 若AB=3,BC=4,AC=5, 则△ABC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说说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通过(1),巩固从角的关系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方法,通过(2),巩固从边的关系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与应用。
二、
1 如图,在△ABC中, ∠ACB=90°,
2、已知△ABC中, ∠A=900, ∠B=4 ∠C,则∠B=
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C、∠A︰∠B︰ ∠
C=3︰4︰5
4、现有两根木棒长为4cm和3cm,若要钉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木架,则所需的木棒长为多少_________cm.
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则CD=
CE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则CE=
6、今年“莫拉克”台风严重影响了我们宝岛台湾,一棵树在离开地面6米A处折断倒下,与地面成30°,那么树折断之前是______米?
设计意图:
复习直角三角形有关角的特有性质:进行巩固并回忆。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引导,培养学生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断提取再现与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会数学地思维.
三、综合应用
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一点F处。已知AB=8,BC=10,求
EC的长
四、探究学习
如图,公路上A、B两点,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其中 AB=7km ,DA=3km ,BC=4km。
(1)探究在AB上能否找到点E,使得E到C、D两村庄的距离相等。
(2)此时△ADE和△BEC全等吗?
(3)△DEC是什么三角形?
(4)能否在公路AB上找一点P,使得P到两个村庄C,D的总路程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路程。
五、拼一拼
如图,将长、宽分别为40cm,20cm的长方形玻璃裁成两部分,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1)如何裁,拼成一个三角形画出图形,并注明各边的长度;(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六、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讲知识点、收获、一点遗憾,并强调数学思想方法.
七、作业
教学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