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2018-12-27 13:26:33)
标签:

365

文化

历史

杂谈

分类: 读书心得

读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昆阳二中  厉光通

读书时代,,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读到这本书时候,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被他的心学所影响。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之前,他也研究过道学、佛学,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当他被贬到贵州龙场时候,有了所谓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
  王阳明的心学,注重的是内心的良知,从内心深处寻求答案,讲究的是光明良知。朱熹认为格物在心外,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内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道理,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江西剿匪、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成功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一是对生活而言: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二是对工作而言,知行合一告知我们工作上要从内心出发,要对学生负责,做一位教学责任心强,关爱学生,能够承担起学校教学任务的良知教师。

2018/1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