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江和黄河》复习课教学反思

(2011-04-27 19:36:13)
标签:

教育

分类: 精品教案反思、评课

《长江和黄河》复习课教学反思

陈松松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握好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提高本节课的复习效率,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处理和安排教学的各环节: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复习效果 。
1、动态的直观演示,大量色彩清晰的地图、数据、表格和图表及巩固练习题可整合到一起,不仅使教学进程简捷便利,而且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在课堂的巩固训练环节,尤其在综合复习阶段非常重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出示训练题,可大大扩大训练容量和提高训练效果。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形象、直观、快捷、高效等功能为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及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比较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关于“长江和黄河”知识的讲解、复习,主要采用比较法,通过比较法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确对河流的认识应从以上几方面去把握;二是通过对比分析,可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所在的区域位置及所流经的区域不同,使两条河流具备了不同的水文特征以及在利用和治理方面存在的异同。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学习知识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复习课中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复习回顾了两条河流的区域位置、流经的地形区及水文特征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这两条河流给人类带来的是利还是害呢?请学生来说河流的利与害的表现及如何化害为利,造福于人类,并自然引入新的问题。
 复习过程中,还可结合相关内容,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为什么称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而黄河为第二长河?为什么我国选择在长江三峡处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意义何在?等等。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区域知识加以概括,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这些问题既立足于教材,又有些超越教材,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值得教师在在教学中好好挖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