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地球仪和地图(复习课)
(2011-03-13 19:12: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九年级集体备课 |
地球仪和地图(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复习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恰当运用表示地理方位的术语,感受它们的功能。
2、回顾地图的三要素,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3、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好读图、析图的技能。
4、形成中考复习的良好态度,及复习的一般思路。
教学重点:
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地理方位的表示,地图的“语言”三要素
教学难点:
经纬网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不同大小比例尺地图的特点。
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
考点梳理、地理工具感知、读图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谁来解说——话题导入 |
一、展示话题导入: 去年智利发生了地震;希腊发生经济危机;尼日尔发生政变。 同时老师问几个问题,谁能来帮老师解说下? 1、这三个国家位于哪个半球?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希腊在中国的什么方向?家乡浙江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可以用七年级上图册中的哪些图给予说明? 二、揭题 |
查找图册,读图思考,解说问题, 讲读考试条目,明确课时复习任务 |
知识抢答——考点梳理 |
一、展示问题 1、什么叫经线纬线?它们是指示什么方向的? 2、经线、纬线有什么形状?它们的长度相同吗? 3、经线纬线度数的起点线是哪条?度数是怎样划分的?经纬度有什么代号吗? 4、低中高纬度、地球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二、展示知识要点比较表 三、展示问题 1、地图语言的三要素是什么? 2、地图语言的三要素,能否就图册P22进行举例说明? 四、展示知识要点列表 |
分四大组,进行知识抢答 男生齐读比较表 分四大组,进行知识抢答 女生齐读比较表 |
典例分析——难点突破 |
1、经纬网定位题 2、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题 3、不同大小比例尺地图的特点题 |
同桌讨论完成,分组代表解说典例。 |
我来解答——效果检测 |
组织课堂习题训练(练习略) 收集训练信息,组织矫正 |
独立完成能力训练题 反馈与矫正 |
课堂小结——建立框架 |
地球仪:经线、纬线——经纬度——经纬网、低中高纬度、地球的五带、 地图:语言三要素——比例尺(大小)、方向(一般定向、指向标定向、经纬网定向)、图例和注记 |
形成知识网络 |
作业布置——延伸课外 |
完成《复习导引》基础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