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体育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体育组集体备课 |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
2012.12.11 |
活动形式 |
开会 |
课题 |
集体备课 |
组织者 |
林爱娇 |
出席人员 |
体育组全体成员 |
||
缺席人员 |
无 |
||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确定由何建萍老师负责教案的设计与完善。 记录人:林爱娇 |
|||
|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何建萍
一、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练习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去探索、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体验学以至用的成功感并得到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
二、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八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学以致用的实用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但女生与男生的基础与学习兴趣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与加强女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女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女生应该与男生体现层次性。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本课突破的方向。
三、教材分析: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四、教学特点
1.
采用绕篮球场高、低运球,不仅起到了热身的目的,还使学生熟悉了球性;在球性方面还特意选择了使球方向发生改变的“两手弹拨球、左右地滚球、“8”字地滚球”,体会球变向时按拍球的部位。
2.
(1)对本课的重难点、易犯错误采取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练习
针对重点“球的变向换手”,采取了原地左右手交换运球、原地1—4拍变向换手运球,让学生充分体会球变向时,手的触球部位;针对难点1“变向时蹬跨、转体探肩”采取了
1-4拍原地做运球变向和蹬跨、转体探肩动作来体会动作;针对难点2“左突左运球、右突右运球”采取了绕过障碍物变向运球练习和接力比赛。
(2)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先进行原地练习,再行进间;先手上动作练习,再过渡到手脚的配合;先单个动作练习,再连贯动作练习;先单个技术动作学习,再在比赛和游戏中运用。
(3)组织形式多样
整节课组织形式多样,行进间绕标志桶练习,通过距离的变换,难度的增加,不仅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新鲜感,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奋性。
五、课时计划:
八年级11 |
||||||||||
教学内容: 篮球: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运球接力比赛 |
重点 |
1、球的变向换手 |
||||||||
难点 |
1、变向时蹬跨、转体探肩 2、右突右运球、左突左运球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何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体前变向换手”技术,80%以上的女生基本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并能连续运用此技术绕过障碍,并在游戏、比赛中有所体现。 3、通过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能力。 |
||||||||||
过程 |
课的内容 |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 |
活动组织要求 |
领域目标 |
||||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结束部分 |
一、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数,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一、运球热身 改进提高运球技术动作及控球能力。 二、球性练习 1.腹背运动 2.体转运动 3.两手弹拔球 4.原地运球 5.左右地滚球 6.“ 8”字拨地滚球
三、运球抢球游戏: 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 2. 3. 4.绕一排标志物 。 5、绕两排标志物 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比赛。 结束放松: 1.放松游戏 2.小结本课收器材、下课。 |
1分钟 2分钟 2分 钟 2分 钟 5分钟 2分钟 1分钟 3~5分钟 8~ 10分钟 8~10分钟 5分钟 |
。 1.精神饱满,仪表端庄,语言亲和。 2.宣布本次课内容和要求。 3.布置见习生。 2.提示学生变换运球方式。 2.要求:口令响亮,动作舒展大方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并示范。 1.讲解、示范动作。 2.启发学生思考:拍球部位的区别。 1.讲解、示范。 2.喊口令,领做 3.辅导纠错。 4.要求:口令响亮有节奏。 1.讲解、示范 2.喊口令,领做 3.辅导纠错。 1.示范绕标志桶练习方法,讲解练习要求。 2.分组、指挥、观察学生练习,辅导纠借。 3.讲评优生示范。 2.发令。 3.巡视提,监督。 4.小结讲评比赛。 1.教师小结 2.布置收拾器材。 |
1.课前预习本课容。 2、集合:按四列横队面向教师站立。 3、注意力集中,关注教师,关注课堂。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1. 2. 1.观察教师示范。 2.练习。 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拍球部位的区别。 1.观察教师示范。 2.自喊自练有节奏变向换手运球。 1.练习、体验。 2.前后排间相互帮助纠错。 3.自喊自练 要求:体会两手交换时,按拍球的部位。 1.分组 2.反复练习 3.优生示范教学。 4.体会动作要领、观察同伴练习,相互纠错。1.接力比赛。 2.要求:在比赛中体现所学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1.学生练习。 |
上课队形: XXXXXXXX XXXXXXXX OOOOOOOO OOOOOOOO 1.组织队形: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地进行运球。 2.注意力集中。 1.组织:男女各半个场地。 2.要求:注意安全。 1.组织:图1 2.要求:①控制好球体会使球改变方向的方法 ②:动作舒展,活动充分。 1.组织:图1 2.要求:①人随球动 ②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1.组织: 2.要求:声音宏亮,有节奏 1.组织:图1 2.组织:一路纵队绕半场进行 3.要求:体会动作要领、观察同伴练习,相互纠错。 1.组织:图2、图3 2.要求:①变向换手、上步连贯,速度快,②“右突右手运球,左突左手运球” 1.组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 2.要求:遵守规则,公平竞赛。 组织队形: 1.图2 2.图1 |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集中注意力。 为下面学习做好身心准备,培养学生球性。 增加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球性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观察能力。 4.培养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集体精神。 5.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树立新的目标和动机。 1.培养控球能力 2.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方法。 恢复机体功能、放松身心。 |
||||
场地器材 |
1.场地:篮球场1片。 2.器材:篮球45个,标志桶40个,标志物16个。 |
课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