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及反思——林海
(2011-06-07 15:19: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精品教案 |
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与运球接力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课的开始部分是教师带领学生运球开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然后是球操练习,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的基本部分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纠错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学习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在学生展示所学技能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展示。课的副教材是运球接力游戏,即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3.课的结束部分采用简单朴实的放松方式结束本堂课。
二、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篮球是初中阶段基本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对增强学生自信心、责任感等良好品质也很有帮助。本次课以八年级为授课对象,以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为主教材,运球接力为副教材。本课采用了探究、讲解、示范、启发、模仿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明确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技术的作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50—6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动作要领,10%左右的学生能较好的完成整套动作。
3.培养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四、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协调配合
学习难点:投篮的准确性
五、教学特色
1.以平常心上课,精讲多练,力求简洁朴实
2.以绳子为教学辅助器材,练习方法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紧扣教学目标。
体育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林海
教材 |
1.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
2.运球接力 |
重点 |
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协调配合 |
||||
难点 |
投篮的准确性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明确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技术的作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50—6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动作要领,10%左右的学生能较好的完成整套动作。 3.培养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 |
||||||
教学 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 |
时间 |
学 |
次数 |
||
准 备 部 分 |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4、安排见习生 二、认识篮球场,绕球场运球练习 三、球性练习(4*8) 1、双手弹拨球 2、伸展运动 3、体转运动 4、俯背运动 5、球绕环 6、高低运球 |
1、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球性练习 |
8—10 |
一、队列如图示 €€€€€€€€€€€ €€€ ‚ 要求: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 2、认真练习动作到位。 在教师的口令下,跟随教师一起做球性练习 1、双手弹拨球 2、伸展运动 3、体转运动 4、俯背运动 5、球绕环 6、高低运球 |
|
||
基 本 部 分 |
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 |
1、原地徒手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练习(集体) 2、模仿原地持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练习(要求学生投过一定的高度) 3、模仿原地持球脚步练习,体会“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概念 4、模仿原地持球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5、模仿原地运球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6、模仿短距离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7、原地运球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8、短距离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9、半场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
21~25 ` |
一、学生认真听讲 二、学生体会动作要领 三、各组在小组长带领下认真练习。 |
4 2 2 2 2 2 2-3 3-4 6-8 |
||
游戏:运球接力 |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 |
8~10 |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 积极参与教学比赛 |
2~3 |
|||
结 束 部 分 |
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 三、师生道别 四、回收器材 |
一、教师用口令指导学生放松 二、本课总结讲评 1.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情况 2.教师总结 3.布置收还器材 三、师生再见 |
2~3 |
一、随教师做充分放松 二、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 三、师生再见 €€€€€€€€€€€ €€€€€€€€€€€ €€€ ‚ 要求: 放松、调整呼吸 |
|
||
练习密度 |
20%—25% |
平均心率 |
110—120次/分 |
场地器材 |
场地:篮球场
器材:篮球33个 |
||
课后小结: 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
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