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次新股的死亡换手率

(2018-08-19 15:09:13)
标签:

死亡换手

死亡换手率

次新股的死亡换手率

换手率

股票的死亡换手率

分类: 股票逻辑

      新开通我只买一手的公众号,每天有图文复盘及不定期的通达信教程和逻辑分享,欢迎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

  http://s8/mw690/00291Dalzy7nbMO75Qzf7&690


这篇文章就是从我只买一手公众号复制来。


    什么是股票的换手率?在中国,换手率=成交量/流通股本×100%,流通股本,就是没有锁定的,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票。不过在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的流通股本都会拿来交易,因为有些流通股本是股东持有,要卖要提前公告,还有就是股东有时为了控权需要,也不会卖。所以通常来说,实际的流通股本,要小于等于股票软件显示的。

    一般来说,某日股票的换手率达到了70%左右,我们就称作死亡换手率。上市多年的股票,一般不会有股票的死亡换手率情况发生,因为有中长线资金持股,这类资金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像超短资金一样今天卖明天出,这部份的筹码会沉淀下来。

    所以股票的死亡换手率基本都发生在次新股中,次新股最大的特点就是换手率很大,非常活跃。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说次新股的死亡换手率。

    次新股的死亡换手为什么有这么可怕的名字?因为股票的死亡换手带来的是筹码的高度一致,进而使第二天的抛压增大,一不小心就开砸,很容易砸死。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

A股 流动市值10亿,最近五日每天换手20%,今天换手也是20%,今天成交额2亿。

B股 流动市值10亿,今天换手70%,达到了股票的死亡换手率,成交额7亿。

      这样的两个股,在别的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明天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来分析下。

      如果第二天这两个股所在的板块不好,板块内个股有出货现象,那么,作为A B股的持筹者大家都是一样的心理活动,好,昨天进来的买者,如果有30%的人想出货,那么,A股要出的货是6000万,B股要出的货是2.1亿,很明显,B股要出的货多。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A股前面几天进的持筹者,也会想到出货,但是你们要想到,因为A股前面几天换手一直是20%,如果这个股是在上升过程中,那么筹码的分布会拉的很长,这股今天虽然跌了,但是里面的大部分人还是挣钱的,这个出货的一致性,肯定是比不上B股的。B股因为昨天的筹码被高度集中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一样的价格成本,会导至一样的心理活动,进而一笔不大的卖单,会带出来很多筹码松动。

      上面的举例,得出一个结论:次新股的死亡换手不好,会带来第二天一致性的抛压预期。

      下面,我们的逻辑要进一步推进了,那就是,当一只次新股如果只有达到死亡换手才可以涨停的话,那么,这只次新股就不是一个好的目标,我们不能去打板。

 例子一:

http://s4/mw690/00291Dalzy7mX3kW7sLe3&690

       前面三天绿色框内都是算次新股的死亡换手率了因为这三天平均每天的换手率在70%以上,到了8月6号,午后点板,然后就一直回落直到平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前面三天是阻力位+次股的死亡换手6号这天拉板,去解放阻力位的筹码,但是点板时换手是不够的,所以马上回落了,如果想板住,一定要来二封三封,把阻力位的筹码全解放了才行,但是这样一来,这一天就又是死亡换手了,我们前面说过,死亡换手是一定要避免的。

       所以,这个板,不能打。

 

例子二:

 http://s15/mw690/00291Dalzy7mX3m554Gce&690


        同样的前高阻力位是次新股的死亡换手率,换手达74.91%,开盘不久拉板,结果死得很惨。

 例子三: http://s7/mw690/00291Dalzy7mX3ou36676&690


      同样的前高阻力位达到了次新股的死亡换手68.34%,今天如果再板,就会碰到前方的阻力位,这股当天在集合竞价时,我就在群里喊人可以卖了。

上面的三个例子,都是一样的逻辑,那就是如果要板,就一定是死亡换手,如果没达到死亡换手,当天就封不住,但是如果板住了,第二天抛压重。所以这些股的逻辑,我们在开盘前就可以想好了,不能碰。

       以后收集些案例,讲讲次新股死亡换手率涨停板后的第二天怎么买。


http://s11/mw690/00291Dalzy7vAEIQ2qm0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