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013-08-26 21:51:54)
标签:

教育

分类: 科学教案

 

1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2、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3、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布置学生了解身边的空气是否干净,上网查询空气的性质是什么,水和空气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展示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呢?

2、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三、传授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发现了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决吗?

(3)通过实验,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

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

4)学生汇报与补充。

 

四、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五、反馈: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空气的性质

 

  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质量

  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反思〗

 

空气这一课的内容是学生天天能接触到的,学生掌握起来很容易,教学效果较好,小组讨论交流的也比较充分。

 

 

 

 

 

 

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2、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布置学生了解空气受热或者受冷后会往哪里流动,热空气的用途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样形成的

 

二、展示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性质,哪位同学能说说空气都有哪些性质呢?(学生回忆并回答),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老师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同学们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

 

三、扩展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

 

 

四、反馈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下降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讲解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在实验中了解到本节课的知识点。 

 

 

3、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的成分

 

 

〖教学难点〗

 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空气中的成分都有哪些,了解氧气的含义是什么,认识二氧化碳并了解它的性质

二、展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猜一猜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猜测)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吗?他们的燃烧情况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来解释一下?

(二)授新课

1、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

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

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

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

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在看。

6)教师演示实验。

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8)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

9)教师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

 

2、认识二氧化碳

导入: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

1)教师制取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

4)教师演示实验。

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

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学生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三、巩固

1、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

2、学生解答

 

四、扩展:了解氮气的作用。

 

五、反馈

 

 

 

〖板书设计〗

 

 

 

3、空气中有什么

 

氧气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小组实验时虽有些混乱,但各个小组实验做的比较好,实验现象准确的呈现出来。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2、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

2、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2、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3、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教学重点〗

 了解我们怎样为净化空气作贡献。

 

 

〖教学难点〗 

  调查居室空气污染的原因。

 

 

〖教学准备〗 

 空气污染的软件,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收集生命离不开空气的例子,调查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想一想你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二、展示

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哪位同学能总结性的说一说吗?

 

三、授新课

1.了解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

(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

2)人类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小组展示找到的资料)

3)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空气的污染我们虽然看不到,但空气受污染后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4)我们周围的空气现况是什么样的(小组汇报调查的结果)

5)室外的空气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

6)室内的空气我们又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

7)将调查到结果记录下来

8)填写调查表

 

三、巩固应用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我们能做什么呢?  

2、净化空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四、扩展:制作一份保护空气、防治空气污染的科技版报

 

五、反馈: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生命离不开人类的例子

2、调查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3、为净化空气能做的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总结课,对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做了总结和归纳,让学生了解到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