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看吹玻璃表演
俗话说“水火不容”。而在威尼斯,水与火这两样都被做足了文章,出尽了风头。
水的魅力被发挥到极致已众所周知,人们蜂拥而来就是看水城、水巷、水道,亲眼目睹“水漫金山”的奇丽壮观,体验以船代车的独特城市出行方式。火呢?知晓率就不比前一项了。其实,分布在威尼斯大大小小的众多玻璃熔化炉中的火焰燃烧了几个世纪了,为威尼斯的玻璃工艺默默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堪称世界一绝的威尼斯玻璃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叶。十字军东征占领君士坦堡以后,许多玻璃工匠来到威尼斯,带来了他们的玻璃制作技艺。随着玻璃熔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威尼斯迅速崛起成为玻璃工艺中心。14世纪,这里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镜,取代了古老的铜镜。之后,水晶玻璃制造成功,脱色、着色、镀金、上釉等一系列新工艺成功掌握,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工业盛极一时,世界闻名。
我们有幸在威尼斯的一条小巷里,登上一家位于二楼的玻璃工坊,观看一场吹制玻璃工艺品的现场表演。
表演者显然对于这样的现场制作习以为常了,这些流程他肯定已做了无数遍,根本用不着担心最后作品的成功率。我们惊讶地注意到这位中年工匠竟然嘴上始终叼着香烟,流露出似乎闭着眼睛也能完成作品的那种漫不经心的样子。
只见他手持一根末端带有小钩的长铁杆,将一团玻璃原料钩住,送进上千度的火炉中。待玻璃原料熔化后迅速拖出,搁置在工作台上。左手持杆,右手拿钳、刀、剪等工具,在融化了的玻璃原料上反反复复拉拉扯扯,几个回合,没有几分钟,火红的一团玻璃原料,变成了一匹活灵活现的玻璃骏马。马的四条腿动作各异,似乎在飞奔。当工匠将这匹奋蹄奔驰的红色骏马展示在我们眼前时,大家都在为这位“魔术师”瞬间“吹”出精湛的艺术品而喳喳称其。在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看到工匠叼着香烟的脸也露出了些须微笑。
走出作坊便是玻璃制品展区。玲琅满目的玻璃器皿、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在灯光的投射下个个色彩艳丽,精彩纷呈。玻璃动物制品更是造型惟妙惟肖,色彩艳丽逼真。因不能拍照,只好在心中留住它们的美丽。
当得知法国凡尔赛宫镜廊的玻璃、镜子就是当时从威尼斯采购回去的;当得知1999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意大利时,还专门观看传统的人工吹玻璃表演,我不由得对于威尼斯的玻璃工艺肃然起敬。期望这支“玻璃奇葩”,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绚丽色彩。
下面照片为玻璃工艺品制作过程,一些照片拍糊了,不好意思,就勉强看看吧。
http://s2/middle/7527e5e0gadc147acf871&690
http://s4/middle/7527e5e0gadc147bd4b13&690
http://s15/middle/7527e5e0gadc147cafe0e&690
http://s10/middle/7527e5e0gadc147d8c7b9&690
http://s10/middle/7527e5e0gadc147f82839&690
http://s15/middle/7527e5e0gadc1480889fe&690
http://s11/middle/7527e5e0gadc1481c962a&690
http://s1/middle/7527e5e0gadc148282f70&690
http://s1/middle/7527e5e0gadc14845c740&690
http://s10/middle/7527e5e0gadc148560b49&690
http://s15/middle/7527e5e0gadc14872491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