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肾虚”是一种肾病吗?别不信,90%的人都不了解

(2018-06-15 00:23:41)
标签:

杂谈

石家庄市肾病医院-肾内科-住院医师 张垒

常言道“十人九虚”,以致于市场上充斥着很多补肾壮阳的药或保健品。很多人将肾虚与肾病是划等号的,因肾虚去肾内科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这就反映出人们对肾虚和肾病这两个概念的长期误解。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肾虚和肾病这两码事。


肾虚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肾虚是中医的说法,西医里没有这一说法。肾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之一,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等器官并没有确切的对等关系。中医中的五脏是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复杂系统,概念模糊,尤以“肾”的概念最难说清。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为命门所在,五行里属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中医里的“肾”功能比西医所谓的肾脏这一实质器官的概念要广很多,包括西医中的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水代谢、能量代谢等功能。为什么总说肾虚而不说肾实呢?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肾属五脏,宜藏不宜泄”,所以肾多虚证,很少实证。


中医所谓的虚证,在西医看来本质上就是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对肾虚就可以理解为中医的“肾”所主管的上述功能出现衰退的一种表现,具体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骨质疏松、失眠脱发、牙齿脱落、小便清长、小便频数、不孕不育、呼吸不畅、健忘早衰、精神不足等症状。


https://pic.wenwo.com/fimg/67438233856.jpg


而这种功能的减退往往是由于个体:

(1)先天不足:基因遗传所致;

(2)后天失养:饮食生活不规律、不能很好地调节情绪压力、未能劳逸结合等造成;

(3)机体自然衰老。

由于中医的“肾”所涵盖的功能很多,因此我们身体多种不舒服的症状都有可能归为上述肾虚的表现。现代人往往由于后天失养,加之人到中年后机体的自然衰退,就很容易产生上述各种肾虚的症状。



肾虚需要治疗吗?

如上文所述,肾虚可能只是一些功能衰退的症状,脸色上、舌苔上和脉象上有些异常,但西医的各种检查结果完全正常,肾脏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病变。那还需不需要治疗呢?


如果怀疑自己肾虚,并且已经明确肾脏疾病相关的检查结果均正常,但症状又很明显,可以通过中医调理。请至正规的中医院肾病科就诊,不要相信江湖游医和祖传秘方、乱买保健品或中草药等。我国每年因服用肾毒性或不明成分的中草药或保健品引起急慢性肾衰竭的病例不在少数。

https://pic.wenwo.com/fimg/67784234092.jpg



肾病是什么呢?

西医所讲的肾病是指肾脏这个器官出现了实质性病变,而这些病变可以通过现有医疗手段(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泌尿系超声)检查到,确实出现了血检和尿检的异常或肾脏影像学的改变。

比如: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有血尿和(或)蛋白尿;

肾小管疾病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比重降低,尿PH值呈碱性等;

多囊肾病则可以通过泌尿系超声发现肾脏上有多个囊泡性病变;

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通过血液化验肾功能会发现血肌酐升高,通过超声观察肾脏大小变化还有助于鉴别病程长短等。

https://pic.wenwo.com/fimg/68236233857.jpg



得了肾病怎么办呢?

如果经过体检筛查(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泌尿系超声)发现真的患有肾病,建议及时至肾内科门诊就诊,做进一步深入的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争取做到:有肾病,早诊断早治疗,不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并不是所有的肾病患者都会进入尿毒症。许多肾病患者可能一辈子伴随尿检异常或肌酐水平轻中度升高,但是并不会导致尿毒症,不影响生活质量。


https://pic.wenwo.com/fimg/68677234093.jpg


https://pic.wenwo.com/fimg/69601234094.jpg

       肾病是西医概念,肾虚是中医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过分关注自己的肾“虚不虚”并不可取,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身体强健没有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与其盲目地去吃昂贵的补肾保健品治疗看似虚无的“肾虚”,还不如加强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每年定期体检等措施来得更实际些。

https://pic.wenwo.com/fimg/6960123409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