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容易被哪些肾病找上门?

(2018-03-10 00:23:26)
标签:

杂谈

石家庄市肾病医院-肾内科-住院医师 张垒

https://pic.wenwo.com/fimg/4525675883.jpg

      虽然绝大多数肾病的临床症状男女性差别不大,但女性由于自身生理学及组织结构方面的原因,有些疾病在发病频率上差别还是挺大的。本文就临床上与女性关系密切的肾脏疾病进行了盘点。

https://pic.wenwo.com/fimg/4490775636.jpg


免疫相关性疾病



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己的免疫识别系统发生问题,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的健康细胞,从而导致身体组织受到损伤,脏器的功能发生进行性衰退。目前已经确认80多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与女性关系密切的有以下几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病变涉及到全身小血管。血管丰富的脏器受累频繁,它会影响到皮肤,肌肉、肾脏,心脏、血液细胞,甚至是大脑。一旦重要脏器受损(心、脑、肾),影响预后。由于SLE与部分其他疾病的症状类似,早期容易会被漏诊和误诊。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此类疾病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


干燥综合征(SS)


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则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属全球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


多发性硬化症(MS)


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即中枢神经不明原因退变,引起相应管辖范围内组织器官功能进行性减退并丧失。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病变大多涉及到视神经、脊髓和脑干等中枢重要神经。当免疫系统攻击髓鞘导致神经纤维受伤,从而引起神经冲动的流动中断,比较常见的症状是视力模糊,肌肉僵硬等。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日本九州大学Hashimoto首先(1912年)在德国医学杂志上报道了4例,故又被命名为桥本甲状腺炎,为临床中最常见的甲状腺炎症。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年龄为40~50岁。身体内的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导致炎症,造成甲状腺肿大及功能进行性减退,临床出现粘液水肿,全身乏力,还会出现腹胀,尿少,动作迟缓,声音变声沙哑等表现,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导致智力减退,极易疲劳的身体状况。实际上桥本氏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

https://pic.wenwo.com/fimg/7693875891.jpg


与感染相关的疾病



女性尿道短而直,而且较宽,与阴道口相比邻,这种特点使女性泌尿系上行感染的可能性加大。正是这种结构特点导致一个女性一生中发生一次以上尿路感染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尤其在经期和妊娠期。


但是女性患者在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时,不要草率推断自己就是尿路感染而盲目用药。相当一部分女性患者存在膀胱输尿道返流现象,即排尿时尿液从膀胱经输尿道返流至肾盂的反常,如膀胱三角及输尿管下端的肌肉张力较低,正常膀胱过度充盈或炎症均可致膀胱-输尿管返流,诱发感染。大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以及经常憋尿者。


憋尿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其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甚至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与妊娠相关性疾病



妊娠期妇女在肾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各方面均出现多种生理变化,这此变化往往加重肾脏的工作负荷并有可能使肾脏受到病理性损伤,发生肾功能障碍,特别是原有肾脏疾病的妇女,如不积极预防,可能造成原发病的复发和加重,并危及胎儿。妊娠期肾脏病突出表现以下类型:


肾盂肾炎


其主要诱因为妊娠后子宫增大并后倾压迫输尿管,输尿管张力减退、扩张和尿液滞留,形成肾盂积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血压开始增高,多数在分娩后可迅速治愈。值得一提的是合并妊娠高血压者也有不少是合并慢性肾病(过去称隐隐匿性肾炎),这类患者分娩后一定要定期进行专业的肾脏检查,特别是那些分娩后血压仍控制不佳者。


妊娠期急性肾衰


多发生于妊娠初3个月和末3个月。早期以10~12周为高峰,主要发生于败血性流产,少数继发于妊娠剧吐的水盐丢失。后期以34~40周为高峰,主要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先兆子痫、子痫所致。其次为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和大出血。少数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产后特发性急性肾衰


发生于产后当天至产后6周内。妊娠和分娩过程正常。大部分病例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尚可伴发热、心衰和癫痫样发作。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麦角制剂和催产素应用及胎盘碎片滞留有关。


https://pic.wenwo.com/fimg/564667590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